18歲女生室內攀巖傷了腰 攀巖時怎樣避免受傷
近日,媒體報道武漢一位18歲的女性沙沙去室內攀巖,后從3米高處跳下海綿池內,結果腰部受傷,雙腿無法動。后送醫發現,其L1椎體壓縮性骨折。目前,她因神經受到壓迫下肢無法動彈,只能側臥在病床上。專家提示,攀巖益處很多,但剛學攀巖不能光使蠻勁,且要得要領、使巧勁。
攀巖的好處是什么
1、 攀巖可以讓我們的上半身肌群得到較多的鍛煉,小臂、肩胛、小腹、后背等部位可以練出漂亮的肌肉線條,這是很多其他運動不容易練到的;
2、 當然,要保證一定的強度和頻率才可以練出明顯的肌肉,如果只是偶爾嘗試,至少在攀爬中,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會得到提高;
3、 很多運動容易導致運動損傷,例如籃球、跑步的跳躍膝,網球肘,格斗的腰肌勞損等等,攀巖算是很不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項目。偶爾出現磕磕碰碰倒是正常,但比起其他經久不愈甚至是運動能力永久下降的損傷,基本可以忽略了;
4、 由于生物本能,人們普遍畏高,在高高的巖壁上試著去適應這種感覺并且用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克服,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對身體的鍛煉。
攀巖的飲食注意
吃更多之新鮮蔬菜(特別是根莖與綠葉蔬菜)、水果(特別是酸性水果)與谷類食物(如全套面包、豆類、糙米等)。
⑦強調淀粉性食物(復合性碳水化合物)之攝取,而不是糖類食物(單一性碳水化合物),不要依賴太多糕餅或甜食來補充碳水化合物(訓練結束后第一個小時除外)。
⑧不要吃過多之肉類,肉類最好選擇較瘦的肉或雞鴨肉,要減少肉類之攝取而增加復合性碳水化合物之補充。嘗試每日吃一餐不含肉之食物。
攀巖基本要領
抓:用手抓住巖石的凸起部分。摳,用手摳住巖石的棱角、縫隙和邊緣。
拉: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點的前提下,小臂貼于巖壁,摳住石縫隙或其他地形,用手臂使身體向上或向左右移動。
推:利用側面、下面的巖體或物體,以手臂的力量使身體移動。張,將手伸進縫隙里,用手掌或手指曲屈張開,以此抓住巖石的縫隙作為支點,移動身體。
蹬:用前腳掌內側或腳趾的蹬力把身體支撐起來,減輕上肢的負擔。跨,利用自身的柔韌性,避開難點,以尋求有利的支撐點。
掛:用腳尖或腳跟掛住巖石,維持身體平衡使身體移動。
踏:利用腳前部下踏較大的支點,減輕上肢的負擔,移動身體。
攀巖時怎樣避免受傷
攀爬后的按摩放松往往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靜態風格的攀巖者在鎖定時給肘關節帶來極大的壓力;太喜歡動態的人肩膀和手指是容易受傷的環節。
采用廣泛多變的抓握方式,比如OPEN抓點,指洞支點變換不同的手指組合等,壓力將分散到多個部位,每個部位承受的份量就小得多。把不同的風格調和在起,才是對抗損傷的最好途徑。
關節在達到其活動限度的邊緣時,會給自身和周圍的肌肉群施加額外的壓力,很多受傷發生在身處這些邊緣姿勢時。當你做幅度夸張的寬展肩,交叉手,DROP KNEE等動作時,在姿態的收尾處肌肉必須繃著勁,這樣重量才不會突然落在關節上,帶來韌帶受傷的危險。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