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瘀型痛經的拔罐療法
痛經是指婦女月經來潮時及行經前后出現小腹脹痛和下腹劇痛等癥狀。痛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原發性痛經是指月經初潮時就有發生,婦檢時生殖器官并 無器質性病變者;繼發性痛經是因子宮內膜移位,急、慢性盆腔炎,子宮狹窄、阻塞等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疼痛。按病因、疼痛性質及其發生時間不同主要 分為氣滯血瘀、寒濕凝滯及氣血虛弱3型。
氣滯血瘀
(一)癥狀
經前或行經第一二天,小腹脹痛,怕按,甚則小腹劇痛而發生惡心、嘔吐,伴胸脅作脹,或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后痛減,經凈疼痛消失。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膈俞、肝俞、次、中極、血海。
(2)定位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次:在骶部,當髂后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后孔處(俯臥,骨盆后面,從髂嵴最高點向內下方骶角兩側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與之平齊,髂骨正中突起處是第1骶椎棘突,髂后上棘與第2骶椎棘突之間即第2骶后孔,此為取穴部位)。
中極: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于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膈俞、肝俞兩穴用梅花針叩刺出血,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點冒出皮膚為度。余穴采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l療程。
2、方法二
(1)選穴氣海、曲泉、三陰交、太沖。
(2)定位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曲泉: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面橫紋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后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屈膝端坐,當膝內側高骨(股骨內上髁)后緣,位于兩筋前方,橫紋頭上方處為取穴部位。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以手4指并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后緣的交點,為取穴部位)。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由第1、第2趾間縫紋向足背上推,至其兩骨聯合緣凹陷中(約縫紋頭上2橫指)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太沖穴用梅花針叩刺出血,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余穴采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注意事項
拔罐治療痛經效果較好,但療程較長,一般要連續治療2~3個月經周期,患者要有信心配合治療。
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的調節,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戒煙酒,保暖防寒,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和壓力,經期不宜洗冷水浴和游泳,忌過性生活。
要積極查治可能引發痛經的原發病癥。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