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服用三類藥物需謹慎 用藥注意4要點
人到老年身體逐漸變差,經常吃藥成為老年人習以為常的事情,老年人的機體結構和功能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生理功能漸趨衰退,藥物代謝有其特殊性;此外,老年人對疾病、診療的認知往往有所偏差。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
有溫度的醫囑
老年人求醫時,常有多種慢性疾病共存的情況。就診時往往有多重主訴,甚至不能準確地述說病情。醫生在接診這類患者時,必須仔細詢問,必要時還需向其家屬了解,以詳盡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用藥情況。
如果患者服用的藥物中包含抗生素、抗高血壓藥、強心苷類、抗心律失常藥、利尿藥、抗凝藥、消化系統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及抗精神障礙藥等,尤其應當向患者闡明用藥配伍。
其次,老年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消化道潰瘍等情況也比較多見。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藥物代謝減慢。醫生需要積極提醒他們注意保護肝腎和胃腸道功能,建議患者優先選擇成分適合特殊人群的藥物,如需進行相關檢查,則細致解釋每項檢查的過程與目的。
由于聽力、理解力、記憶力等方面的問題,與老年患者交流比較困難,需要臨床醫生耐心傾聽;與患者對話盡量放慢語速,表述清晰;并鼓勵患者充分提問。從而幫助老年患者正確理解醫生傳達的信息。
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專家提醒,在服用以下藥物時應特別注意:
降壓藥
有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便大量服用降壓藥物,甚至多種藥物聯合應用,以求達到快速降壓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很危險,因為人體血壓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已長期習慣于在高血壓下維持腦部血液灌流的中老年人,如果在很短時間內通過大量服藥使血壓驟然下降,將會在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生腦部供血不足,血流緩慢,血液易于凝聚,很容易誘發缺血性腦卒中。
解熱鎮痛藥
人在感冒發熱時,常用此類藥物,特別是高熱病人往往用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熱。這些藥均是通過使人大量出汗、大量散熱而使體溫下降。尤其是伴有嘔吐、腹瀉的中老年人,發汗后致使機體嚴重缺水,造成血液濃縮,黏滯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
利尿藥
速尿、雙氫克尿塞等利尿藥主要用于治療各種水腫,直接作用于腎臟,促進電解質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劑量過大,尿液排出增多,使體內水分大量丟失,血液濃縮,可導致腦血管栓塞。其他如鎮靜催眠藥,服用不當也可引起血壓下降,形成腦血栓;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滋補強體藥如人參等,有發生腦血管破裂,造成腦溢血的可能。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