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養生 > 養生之道 > 四季養生 > 正文

            秋季養生把好5大預防關 專家:養陰潤燥還需防秋郁

            2016-09-04 08:30:03    作者:潘瑋璐  家庭醫生在線

            入秋后,天氣逐漸轉涼,困倦乏力、口干舌燥、感冒咳嗽以及消化不良等問題較為多見。面對“多事之秋”,我們該采取哪些保健措施?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采訪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門診曾紅文教授,她指出秋季養生需把好5個預防關:防秋燥、防秋涼、防秋乏、防秋郁、防秋膘。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門診 曾紅文教授

            防秋燥:飲食宜滋陰潤燥

            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了解到,秋燥分溫燥與涼燥。初秋時夏季暑熱漸退,但余邪未盡,燥與熱結合稱為溫燥。深秋已近寒冬,天氣轉涼,燥與寒結合稱為涼燥。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傷肺,從而引發一系列秋燥癥狀。

            曾紅文教授表示,除了日常多喝溫水以外,可以通過食療來預防和調治秋燥。平時宜選擇如百合、沙參、玉竹、麥冬、天冬等滋陰潤燥的藥材,搭配瘦肉、豬骨、紅蘿卜、荸薺等食材制作藥膳。

            常見的家常食譜有:雪耳雪梨湯、蘋果雪梨煲豬骨湯、蓮子百合雞蛋糖水、板栗蓮子豬骨湯等。專家建議,每種藥膳一般建議放兩三種藥材較好,還可根據個人需要適當添加淮山、枸杞、扁豆等健脾祛濕的食材。

            防秋涼:及時添衣保暖

            夏秋季節交替,晝夜溫差大,一旦受涼容易感冒、咳嗽。秋季還是胃腸疾病的高發季節,天氣涼爽使胃口大增,容易誘發胃病。夜晚睡覺若沒蓋好被子極可能引起胃腸型感冒,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有的老人夜晚怕熱開空調,一吹冷風易加重肩頸腰腿的疼痛。

            曾紅文教授提醒道,預防秋涼侵襲,關鍵在防寒保暖,早晚外出應適時添衣,老年人要重點保護膝蓋等關節。睡覺時應蓋好被子,避免腹部受涼。胃病患者多吃清淡溫軟的食物,少吃生冷的東西,戒煙禁酒。晚秋寒氣漸長,老年人還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應適當減少外出。

            防秋乏:起居有常 保證充足睡眠

            不少人一入秋就表現出睡意連綿、呵欠不斷,這便是常說的“秋乏”。曾紅文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秋乏”乃是燥邪耗損津液導致血氣受損,加之暑邪未盡,暑多夾濕,濕為陰邪,具有重濁、粘滯的特點,易阻礙氣機,從而出現頭生困重,胸脘脾悶,周身酸痛等不適,易加劇疲憊。

            專家建議,緩解“秋乏”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注意勞逸結合,切忌熬夜。每天可比夏季多睡1個小時,同時保證適度的鍛煉,幫助人體收斂神氣,利于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

            防秋郁:笑口常開 保持好心情

            秋季草枯葉落,花木凋零,自然界呈現出悲涼、肅殺的景象。人會觸景生情,陷入低落、憂郁、焦慮等消極情緒中,表現出心神不寧、多愁善感、失眠多夢等問題,長此以往易導致抑郁癥。

            曾紅文教授指出,秋季養生要重視精神調養,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日常多參加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或登高遠足,接觸陽光與大自然,能讓人忘卻憂愁,心情舒暢,笑口常開。專家強調,笑能宣發肺氣,促進血液循環,調和心肺氣血,有助于人體恢復體力。

            防秋膘:控制食量 適度運動

            夏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導致食欲不振。相比之下,秋季涼爽,胃口大增之余卻懶于運動,在食量增大而運動量減少的情況下最易發胖。如果不加以控制,對于肥胖人群和“三高”人群來說有害無利。

            曾紅文教授認為,堅持適度的運動是預防秋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年齡與身體狀況來制定運動計劃,如散步、旅游、慢跑等和緩的運動。需要注意的是,量不能過大,速度不能過快,輕微出汗最佳。此外,日常可多吃赤小豆、蘿卜、薏米、蘑菇等低熱量食品,有助控制體重。

            總而言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恬淡虛無,才能真正調養身心,為過冬做好準備。

            專家簡介:

            曾紅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醫師,教授,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二十多年。擔任中國針灸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會員,在國家級《中國針灸》、《中國臨床康復》及省級《上海針灸雜志》等核心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擅長運用電針、火針、溫針、腹針、浮針、蜂針、針刀、穴位埋線、刺絡放血、閃走罐等中華特種療法治療各種常見病,如:面癱、面肌抽搐、中風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等神經系統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炎、肩胛背痛、痛風等多種痛癥;月經不調、肥胖癥、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腸胃病、眩暈、耳鳴、失眠、頭痛等功能紊亂性疾病;以及過敏性鼻炎、重癥肌無力、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疑難雜病。

            擅長多種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如運用火針點刺結合放血療法治療急性痛癥及久病頑疾;運用各類針灸方法結合中藥調治,在疏通經絡的同時,注重扶陽固本,整體調理,既可提高療效又能提升元氣。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療效顯著、頗具特色的針藥三步法及四聯一體法。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導醫生:
            曾紅文
            擅長疾病:
            面癱、失眠、中風后遺癥、過敏性鼻炎、胃腸功能紊亂、肥胖癥、頸肩腰背肌勞損。 [詳細]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裸体歌舞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清纯唯美经典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爆白浆|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中文字幕人妻第一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凹凸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看电影来5566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文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