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口鼻干燥怎么辦?專家教你簡單按摩對抗秋燥
秋意漸濃,很多人出現口鼻干燥、嘴唇脫皮等現象,這都是秋季燥熱之邪耗損人體津液所致。對抗秋燥的方法很多,除了注意飲食起居外,不妨試試簡單的按摩。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采訪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門診曾紅文教授,她指出針灸、拔罐、按摩等中醫療法可通過穴位、經絡的傳導來治療疾病,幫助人體疏通經絡、祛除燥邪,尤其是按摩療法,是最為簡單實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門診 曾紅文教授
秋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了解到,“燥”是秋季的主氣,燥邪多從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衛開始。常見的秋燥癥狀有口干舌燥、干咳少痰、鼻子干癢、大便干結、皮膚干燥皺裂以及情緒煩躁等。因此,防秋燥是秋季養生的重要環節之一。
根據癥狀找穴位 輕松緩解秋燥
曾紅文教授表示,秋燥引發的常見問題有鼻炎、感冒、咽喉炎、皮膚干燥、便秘等。下面,專家將根據這些疾病分別為我們介紹對應的穴位。
1、鼻炎、感冒
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燥邪一旦侵犯肺部,鼻子則首當其沖,因此鼻炎較為高發。加之秋季早晚溫差大,夜晚涼意較重,不慎受涼容易引起傷風感冒,專家解釋道,這主要是因為肺氣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所致。
迎香穴與鼻通穴常被用來治療各類鼻炎、感冒等問題,前者在鼻翼外緣中點旁,后者位于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曾紅文教授表示,常按這兩個穴位可緩解或預防打噴嚏、流涕等不適,尤其通鼻效果相當明顯。
此外,從兩眉中間的印堂穴起,往上經上星穴、通天穴至頭頂的百會穴,按順序按揉都能配合治療鼻部病癥,有明目通鼻、寧心安神的作用。
2、咽喉炎
咽喉是肺部的重要通道,邪氣犯肺咽喉也受影響,也就出現咽喉干痛、干癢、干咳等現象。專家指出,由于咽喉有脾經、肝經、腎經三條陰經通過,因此陰虛火旺者是咽喉炎的高發人群。
曾紅文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合谷穴、照海穴以及太溪穴都是主治咽喉的重要穴位。合谷穴便是平時常說的雙手的虎口位置,可緩解咽喉腫痛。照海穴屬足少陰腎經穴位,位于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同時,可交替按揉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可提升增液潤喉的效果。
3、皮膚干燥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受秋燥的影響,皮膚出現干燥,甚至皸裂。平時應注意保持皮膚的干凈,及時涂抹潤膚霜。搭配養陰潤燥的食療如蜂蜜水,對滋潤皮膚也有幫助。
曾紅文教授指出,專門針對皮膚干燥的保健穴位雖然較少,但干癢的皮膚病多乃風邪引起,根據“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理,常按摩手部的外關穴、曲池穴或足部的足三里、血海穴等位置,使經絡氣血通暢,風邪自滅,能大大改善皮膚的干癢問題。
4、便秘
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相為表里,肺有余熱可影響大腸,腸內有熱耗損津液,便容易導致大便干結、便秘等,還可能誘發痔瘡。曾紅文教授特別提到,位于肚臍旁兩寸、左右各一的天樞穴,對治療便秘效果顯著,此穴有雙向調節作用,便秘者可通便,腹瀉者可止瀉。此外,合谷穴、足三里、太溪穴等,對于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問題具有良好功效。
以指代針按揉穴位 簡單有效
針灸、拔罐雖能幫助人體緩解不適,但是針、罐等器具的操作專業性強,且對穴位的精確性要求較高,因此并不適合人們在家自行操作。
曾紅文教授建議,平時在家可采取以指代針的方法,即用指腹先后點、按、揉三種手法按摩穴位。按揉時需注意力度柔和、均勻,每個穴位可緩慢地各按10次再換其他穴位,堅持早晚按摩有助促進氣血循環。
若病情較為嚴重,可前往醫院就診,請專業醫生對癥處理,進行針灸、拔罐的局部治療,配合滋陰潤燥的中藥進行調理。專家建議,針灸、拔罐調理身體不可操之過急,一般10次為一個療程,每周宜做2-3次。通過內調外養、綜合調理,使人體恢復至舒適狀態。
專家簡介:
曾紅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醫師,教授,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二十多年。擔任中國針灸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會員,在國家級《中國針灸》、《中國臨床康復》及省級《上海針灸雜志》等核心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擅長運用電針、火針、溫針、腹針、浮針、蜂針、針刀、穴位埋線、刺絡放血、閃走罐等中華特種療法治療各種常見病,如:面癱、面肌抽搐、中風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等神經系統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炎、肩胛背痛、痛風等多種痛癥;月經不調、肥胖癥、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腸胃病、眩暈、耳鳴、失眠、頭痛等功能紊亂性疾病;以及過敏性鼻炎、重癥肌無力、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疑難雜病。
擅長多種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如運用火針點刺結合放血療法治療急性痛癥及久病頑疾;運用各類針灸方法結合中藥調治,在疏通經絡的同時,注重扶陽固本,整體調理,既可提高療效又能提升元氣。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療效顯著、頗具特色的針藥三步法及四聯一體法。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