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秋老虎”肆虐 飲食起居全方位防秋燥
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暑時節,由于氣候漸干燥,很多人早晨起床時會感到嗓子發干,皮膚干燥。俗話說“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居家日常,我們如何應對處暑后的秋燥呢?
處暑節氣“秋老虎”肆虐
中醫學認為,處暑過后是多事之秋,氣候處于“陽消陰長”的過度階段,秋陽肆虐,溫度較高,故有“秋老虎”之說。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伴有津傷失潤的表現,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于熱,一偏于寒,也就隨之分為“溫燥”、“涼燥”兩種類型。溫燥多發生在初秋,表現為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悶,心煩,口渴,舌苔薄白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燥熱癥狀,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癥狀;而涼燥多發生在晚秋,表現為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伴有津液不足的現象,如嘴唇干燥,連續干咳,胸悶,皮膚干痛,舌苔薄白等癥狀,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癥狀。
全方位助你抗擊秋燥
飲食:增陰液減燥膩
有效防治“秋燥”,在飲食上可適當當“增”和“減”。
1、增液養津蔬果不缺
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處暑過后飲食以清淡甘潤為主。
多數蔬菜和水果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及無機鹽、纖維素,可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可適當攝入一些蛋白質提高人免疫功能。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但要注意適當與適量,否則胃腸道出現“食積”難消化,會適得其反。
此外,煮媽們推薦處暑后可煲梨、白木耳、百合以及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粥湯;另外多喝水、淡湯、豆漿、牛奶等。
2、減辣少肥膩
處暑后應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如生蔥、胡椒、烈酒等。脾虛患者、胃火旺盛者、老年人及兒童,盡量少吃肥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作息:增加1小時睡眠
處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居家:適當濕度可潤燥
保持居住環境的濕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不然的話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濕拖把擦地等。
鍛煉:平緩運動保陰氣
處暑養生防燥,離不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因此散步和登山是處暑后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鍛煉時適當補充水分,可使人體不因鍛煉多汗而脫水生燥;應注意鍛煉時常調減衣服,以使秋燥不易近身。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