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養生需掌握正確要領 4種要點請謹慎
你的喝湯方法是正確的嗎?
用餐最后才喝湯
【營養師解析】西餐的出菜順序是先喝湯,再用主菜及副餐;中國菜則是把湯放在用餐最后。由于此時多已吃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并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湯比最后喝湯,健康且有減重效果。
喝湯要喝滾燙的湯
【營養師解析】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在攝氏60度左右,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建議等湯稍涼再喝湯,較健康。
喝湯速度快
【營養師解析】快速喝湯,等到意識吃飽了,可能已吃過量,容易導致肥胖。應該慢速喝湯,不但可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充裕的時間,并且提前產生飽腹感,不容易發胖。
愛喝湯,一餐可喝好幾碗
【營養師解析】如果湯的種類是高熱量、高鹽份、高普林,則不能多飲,尤其是患有痛風、腎臟病及高血壓的人,應避開喝這些湯。一般人吃飯時可緩慢少量喝湯,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那么怎樣正確的喝湯才能養生呢?
首先,湯里尤其是餐館的湯里很容易含有過量的鹽,不但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還容易引起肥胖。其次,湯中溶解食材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維生素的同時,也會溶出脂肪、膽固醇和嘌呤等。尤其是嘌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健康教育專家寧莉說,許多人認為魚、肉、內臟等食材中嘌呤含量高,因而不吃肉,只喝湯,可他們卻不知道,嘌呤其實都溶在了湯中。特別是長時間熬制的“老火靚湯”,嘌呤含量更高。 如果長期大量喝這樣的湯,容易導致高尿酸,甚至痛風。
為了避免喝湯時攝入過量的鹽分,建議親手做一些無鹽或少鹽的湯。在外就餐時,不能掌握湯的咸度,最好少喝湯。長時間燉煮的湯,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三高”病人盡量少喝。燉湯中如加入綠色蔬菜,煮得太久還會使蔬菜中營養素流失,而湯中鉀和草酸鹽含量都會增高,慢性腎病患者喝了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那么,什么樣的湯才是健康的呢?
專家提醒,一是要淡,少放鹽;二是熬煮時間不能太長。素菜湯以食材稍微變軟最佳,煲肉類湯1小時左右就好,最長不要超過2小時。三是熬肉湯前,將肉類用沸水焯一下,可有效減少嘌呤含量。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