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尿頻咋辦?8偏方可緩解尿頻
中醫解讀冬季尿頻原因
中醫認為小便頻數主要由于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膀胱約束無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過于疲勞,脾氣虛,上虛不能制下,土虛不能制水,膀胱氣化無力,而發生小便頻數。另外,濕熱、肝氣郁結體質的人也容易出現小便頻數的表現,需要區分對待。
冬天氣候寒冷,人體各軟組織(皮膚與血管)為了御寒,呈收縮狀態,此時更容易出現尿頻現象。如果夜尿多,晚上上廁所肯定會影響到休息,而且在冬天里稍不注意就容易凍到而感冒,所以許多人不希望晚上上廁所。但是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膀胱彈性降低,使得尿的貯留量受到限制,而因此尿頻多為虛癥,需要調養。
尿頻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1、起病多急驟,或伴有發熱,小便赤熱,溲時灼痛。
2、以小便排出砂石為主癥,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絞痛難忍。
3、小腹脹滿較明顯,小便艱澀疼痛,尿后余瀝不盡。
4、溺血而痛。
5、淋證而見小便渾濁如米泔水或滑膩如膏脂。
6、小便不甚赤澀,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
中醫緩解尿頻的小偏方
益智仁24個,鹽少許。水煎服。每日1劑。睡前服用。
韭菜子6克,研細末,水酒各半調服,小兒酌減。
蒲公英60克,水煎代茶飲。此方適用于小便頻數而腰痛。
菟絲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櫻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適用于老年人尿頻。
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為細末,用面做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開水送下。
五倍子(炒黃,研為細末),用開水調成膏,敷于神闕穴,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睡前1次,連用7日。
鹽2份,大蒜1份。共同搗爛,用油紗布包好,壓成餅狀,加熱后在中極穴、關元穴處敷。1次30分鐘,每日2次。
小茴香、糯米適量。將小茴香加鹽,炒熟,研末,再將糯米蒸熟,以小茴香粉拌糯米飯食用,每日1次。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大揭秘
2024-11-01馬齒莧能治療白發嗎?專業解析與科學建議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