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怎么辦?中醫按摩5穴位治療失眠
經常失眠的人怎么辦?中醫認為經常失眠的人是身體陰陽不平衡,那么,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醫治療失眠常采用食療、針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達到疏通經絡,調節陰陽的作用。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按摩治療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誤區。
按摩穴位法
1、天門開穴法
兩拇指指腹緊貼于印堂穴,雙手余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復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生熱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點按,待局部產生重脹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約30秒。
3、玉錘叩擊法
以指尖作錘,雙手同時進行,從后向前,從左至右叩擊整個頭部,反復依次緊叩,不可遺漏。叩擊時由腕部發力,甩力均勻,不可太重,不可太輕,以有較強的振蕩感而不覺疼痛為度。約1分鐘。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著力于頭皮,雙手同時進行,從前額開始呈扇狀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為主,柔中帶剛。此時會感到頭部輕松舒適感。約1分鐘。
5、撫摩靜息法
用雙掌分別摩頭、摩面、摩頰。手法輕揉,約1分鐘,再結束整個按摩療程。
中藥失眠療法
失眠癥是中醫腦科常見病。早在二千年前,中國有一部古醫書《內經》稱本癥為“不寐”或“不得眠”。由此可見,中醫是最早認識失眠癥的。
在中醫治療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藥和針灸治療。
中醫應用中藥治療失眠癥已有二千年的臨床豐富經驗,應用的藥方擢發難數。中藥有調節人體睡眠/清醒周期,改變患者睡眠質量,服用后無昏睡感,不影響工作,無強制性催眠作用,需要睡眠時即可入睡,可長期服用,無成癮性,養心安神之功。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