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脾功能亢進原因 如何治療脾功能亢進
脾功能亢進是一種綜合征,引起脾大原因有多種,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粟粒性肺結核、布魯菌病、血吸蟲病、黑熱病及瘧疾等。臨床表現為脾大,血細胞減少可出現貧血,感染和出血傾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癥狀緩解。
脾亢與脾大有關,引起脾大的病因包括:
1.感染性疾病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粟粒性肺結核、布魯菌病、血吸蟲病、黑熱病及瘧疾等。
2.免疫性疾病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Felty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及結節病等。
3.淤血性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布-加綜合征、肝硬化、門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等。
4.血液系統疾病
(1)溶血性貧血 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地中海貧血及鐮形細胞貧血等。
(2)浸潤性脾大 各類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質貯積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及淀粉樣變性等。
5.脾的疾病
脾淋巴瘤、脾囊腫及脾血管瘤等。
6.原發性脾大
發病原因不明。
脾功能亢進診斷
1.脾大,肋下未觸及脾者,脾區B型超聲顯像檢查可供臨床參考。
2.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或血小板可以單一或同時減少。
3.增生性骨髓象。
4.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細胞數接近或恢復正常。
脾功能亢進治療
應治療原發病,若不能收效而原發病允許,可以考慮脾切除。指征:①脾大造成明顯壓迫癥狀;②嚴重溶血性貧血;③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④粒細胞極度減少并有反復感染史。
脾切除后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對于臥床或老年患者有引起血栓并發癥的危險,去除了保護性濾血器官,幼年患者易發生血源性感染。所以對幼年、老年及長期臥床的患者切脾要特別慎重。近年來,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發展,一些患者可采用部分脾動脈栓塞(PSE)的辦法來解決脾亢,其優點是既能控制脾亢,又能保留脾臟的部分功能。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