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類人最易猝死 小心猝死前的細微信號
猝死是指突然發生、非人為因素所致的、在1小時內突然的自然死亡。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見。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數據顯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突發性死亡的80%以上,我國發生心臟性猝死的總人數約為每年54.4萬人,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健康人的心臟跳動就像鐘擺一樣很有規律,一般維持在每分鐘60—100次左右。當心臟疾病導致心跳太慢或太快,并出現頭暈、失眠、暈厥等嚴重供血不足和胸悶、氣短等心臟缺氧癥狀時,就可能是前兆。如果此時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從事過強的體力及腦力活動,都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4類人應格外注意
1、長期單身的人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兩性比例失調的環境中,弱勢性別群體的壽命更短。另一項研究發現,單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風險增加23%,單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壽命短8~17年,死亡風險高出32%,相當于折壽10年,而30~39歲是風險最高的年齡段。近幾年,我國崇尚單身的人越來越多,男女比例也出現明顯失衡。工作忙、沒車房、要求高、圈子小成為主要原因,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指出,大齡單身男女應該以知足的心態面對生活,從內心出發,不要盲目攀比,多創造與他人溝通的機會。
2、習慣久坐的人
《英國醫學雜志》刊登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久坐時間超過3小時就會折壽2年,即使經常運動也無法抵消久坐造成的健康危害。《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刊登的另一項研究發現,與每天坐4小時的人相比,每天久坐時間超過11小時的人在未來3年死亡率會增加40%。研究人員建議,能站最好少坐,坐著時別忘多伸懶腰。
長距離上下班占據了人們運動、休閑、聚會等時間。研究發現,每天上下班路程超過1小時會導致壓力倍增,其負面影響堪比久坐。瑞典于默奧大學研究人員稱,每天上下班距離超過50公里的女性最易減壽。
3、缺覺或貪睡的人
哈佛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或者超過9個小時的人平均壽命更短。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認知、記憶、肥胖等健康問題,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癥的患病幾率。研究還發現,經常睡眠超量同樣會導致健康問題,睡眠太多易增加糖尿病和抑郁癥等患病風險,每天平均睡8小時最有益延年益壽。研究人員建議,不能保證晚上睡眠時間的人最好中午睡半小時到1小時。
4、恐懼死亡的人
對死亡的輕度恐懼有著積極意義,有利于人們積極鍛煉和改善飲食,但過分擔憂就會影響壽命,對中老年人更是如此。2012年《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雜志刊登的一項關于癌癥患者的研究發現,“死亡焦慮”是患者壽命縮短的原因之一。一項針對“9·11”事件后美國人的研究發現,對于死亡的極度恐懼讓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5倍。
猝死前的細微信號
患者發病前,身體都會發出細微信號,比如心悸、胸悶、頭痛、眩暈、嘔吐等,最典型癥狀是胸痛,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胃疼、背疼,牙痛等。如果你的身體感覺異樣,尤其是代謝綜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疼痛,要及時排除心臟問題。
抓住搶救黃金時間
患者發生猝死,急救的黃金時間在發病10分鐘內,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宗浩教授指出,面對猝死患者,最好的辦法是進行除顫或心肺復蘇。但如果患者發病時沒有條件進行這兩項急救措施,首先應該想辦法向周圍人呼救,同時一只手握成空心拳頭,在胸前區偏左的位置迅速叩擊2下。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