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過多易患癌 專家支招如何吃肉才健康安全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近日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每日食肉過多會增加中老年人患結腸癌的風險。
研究小組從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起對當時年齡在45~74歲的約8萬人進行跟蹤調查,調查持續至2006年。根據調查對象日常肉類攝取量將他們分為5組,研究食肉與癌癥之間的關系。在此期間共有788人患上結腸癌。調查發現,每天吃肉,特別是吃紅肉超過80克以上的中老年女性,與每天吃紅肉不到25克的中老年女性相比,患結腸癌的風險高48%。中老年男性每日肉類攝取總量超過100克的人與每日吃肉不到35克的人相比,患結腸癌的風險高出44%。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調查發現食肉過多患結腸癌的風險較大,因此要注意別吃太多肉。
肉類作為我們日常中常吃的食物,多吃會存在致癌危險,要如何吃肉才健康安全呢?
1、淺顏色的肉 更利健康
肉食按顏色不同大致分為紅色肉、白色肉、無色肉三類:紅色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稱為深色肉或紅肉;白色肉:如雞肉、鴨肉、鵝肉、兔肉及魚肉等,稱為淺色肉或白肉;無色肉主要是水生貝殼類動物肉,如牡蠣、蛤肉、蟹肉等,稱為無色肉。
營養學家更看好后兩類,這是因為淺色和無色肉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明顯低于紅肉。特別是接近無色的肉食,其飽和脂肪含量較其他任何類肉食都要低。總體來說,吃淺顏色的肉更利于人類保健。
2、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肉
吃肉時應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見的隱性脂肪也占28%。
3、過量吃肉會降低機體免疫力。
按照合理的飲食標準,每人每天平均需要動物蛋白44-45克。這些蛋白除了從肉中攝取外,還可以通過牛奶、蛋類等補充。因此,每天最好吃一次肉菜,而且最好在午餐時吃,肉量以200克左右為宜。再在早餐或晚餐時補充點雞蛋和牛奶,就完全可以滿足身體一天對動物蛋白的需要了。
4、吃瘦肉每天別超過2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對各種動物肉的脂肪進行了測定,在《2002年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明,以100克重量為例,各種肉類的脂肪含量如下:兔肉為2.2克,馬肉為4.6克,牛肉為4.2克,而瘦豬肉為7.9克,若把瘦豬肉作為日常膳食結構中主要的食物來源過量食用,也會增加發生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常見的幾種肉類營養分析
1、牛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高達20%,富含血紅素鐵,是補血的好食品。同時,鋅、硒等微量元素和各種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較高。
2、羊肉
食用季節:最好在冬春季食用。但是如果寶寶怕冷而瘦弱,夏天也可以常吃。經常“上火”怕熱的寶寶夏秋應當少吃羊肉。
營養特點: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與牛肉接近,富含血紅素鐵,也是補血的好食品。
3、豬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低于其他肉類,平均為15%左右。血紅素鐵含量不及牛羊肉,但比雞鴨肉多。微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維生素B1含量在各種肉當中最高,也含有磷脂,對大腦思維有益。
4、雞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冬春更為適合。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達20%,含鐵量低于牛羊肉。微量元素較為豐富。在各種B族維生素中,尼克酸的含量最高。烏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普通雞更高。
5、鴨肉
食用季節:最適合夏秋季節食用。中醫認為它有滋陰補血的效果。
營養特點:鴨肉的蛋白質含量略低于雞肉,在16%左右。鐵含量低于牛羊肉,略高于雞肉。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