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錯鞋導致腳趾畸形 最毀美腳8大鞋子
款式各異、高低不一的各種美鞋,是很多愛美女人的必備品。標新立異的無跟鞋、優雅高貴的恨天高、知性簡約的尖頭鞋。。。這些流行美鞋為女性帶來優美曲線,也帶來了自信心。只是“美鞋養眼”的背后,卻是血淋淋的健康代價!穿錯鞋子受傷最嚴重的可是我們的腳哦,趕緊來看看什么樣的鞋子最傷腳吧。
穿鞋不當,易致腳趾畸形
拇外翻,也俗稱大腳骨病,表現為大腳趾根部骨骼明顯外凸,大腳趾尖向第二腳趾靠攏。隨著年齡的增加,拇外翻畸形程度會加重,能產生很多并發癥,如拇囊炎腫、爪形趾、雞眼、疼痛型腳墊等。
選擇適合自己腳型的鞋子,是預防因后天因素引起腳趾畸形的主要方法。
穿對鞋子,預防腳趾畸形
專家提醒:首先不要長時間穿戴過小或過緊的鞋子,這樣會導致腳趾因外力而束縛在一起,進而引起浮趾,尤其是兒童。
其次,不宜長時間穿高跟鞋和尖頭鞋,這樣會破壞足部三點著力的平衡而引起拇外翻,像一些明星和部分過于追求時尚的女士,其拇外翻都是這樣造成的。
最后,對于平底足患者而言,也易引起拇外翻,要選擇有弧形足底墊的平底鞋子。
對于愛美女性而言,平時最好備兩雙鞋,別人注意的時候穿高跟鞋,反之則換上平底鞋。“腳是人的第二心臟,我們平時要多加愛護,回家后可赤足行走、熱水泡腳和足底按摩等都有助于消除足部肌肉的疲勞”。
1、無跟鞋
與傳統意義上的高跟鞋相比,無跟鞋的特點是鞋底更高、鞋頭與鞋尾的坡度更大。
穿著無跟鞋,人體60%的體重需要用前腳掌來支撐,久而久之,壓力集中在腳趾,易出現一系列足部傷病,如足底血泡、雞眼、足底胼胝、拇囊炎、足底跖腱膜炎、跟腱炎、足部畸形(如拇外翻)等。
2、“恨天高”
英國的時尚雜志發布:時尚高度是15厘米!
過高的高跟鞋,會改變整個身體的重力分布,導致更多的重量移向跖骨,會使前腳掌感到有壓力和疼痛,這種壓力短期內積累起來,如連續逛街、跳舞等還可能會導致壓力性骨折。
3、細跟鞋
經過測試表明,穿細跟鞋(“斗零踭”)時膝關節所承擔的壓力指數為26,而穿粗跟鞋時為22。
4、人字拖
夏天出現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夾腳拖鞋了。但是夾腳趾的涼拖鞋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因為穿鞋的人在行走時腳前部因為缺少力的支撐,腳趾自然而然地要在行進中夾住鞋,慢慢蜷縮成爪形。同時,由于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這樣會導致腳部疼痛并發炎,嚴重者形成拇指外翻。
5、超薄平底鞋
“穿高跟鞋不健康,那么就選平底鞋穿嘛。”很多人以為這樣能穿鞋穿得健康,其實大錯特錯。鞋子不能太高,也不應太過扁平輕薄。人行走時腳跟著地的沖擊力可以沿著腿骨、脊柱,直達頭部。
6、洞洞鞋
洞洞鞋從本質上來說是塑料鞋,但由于洞洞鞋的構造及材質,容易積水,并且水分不易被鞋吸收、揮發,它上面的鞋洞也只能幫助腳面透氣,而最需要透氣和干爽的腳底,卻得不到保護。夏天人腳容易出汗,隨著汗液的蒸發,洞洞鞋會倒貼在腳面上,常穿會導致腳部潮濕溫暖,為真菌提供溫床,可能導致腳氣等皮膚病。
7、尖頭皮鞋
復古風又來襲了!長裙、尖頭皮鞋、鉚釘……都是不變的時尚。尖頭皮鞋對足尖有塑型作用,使趾端部位聚在一起,容易形成拇指外翻。鞋尖部位空間小,空氣流通困難,容易造成細菌的滋生。
8、松糕鞋
最近由于骨灰級靚媽“徐濠縈”把厚底帆布鞋穿出時尚,直接就導致了松糕鞋重出江湖!可是你知道嗎?由于松糕鞋的鞋底太厚,容易使人行走時身體前傾而失去重心,扭傷腳部關節、足部骨骼或韌帶。日本女生是全世界最愛穿松糕鞋的女性了,但是日本一家學院近期的研究發現,有23%的女士因穿松糕鞋在街上行走時身體失衡,跌倒在地,造成損傷。
健康穿鞋,注意五點
1、鞋的后跟高度要合適
2-3cm的鞋跟能使足弓更趨合理,使人的臀部前收,腹部拉緊,胸部挺起,使人看上去挺拔而有活力。
平底鞋使人的重心過于靠后,走路時腳后跟砸地,震動可傳到腦部。過高的后跟則使腳趾﹑跖骨吃力加大,并受到擠壓,使踝﹑膝應力增大,腰﹑腹必須前挺以保持平衡,容易導致腰﹑臀部肌肉﹑韌帶勞損。久之,足趾變形,多形成拇外翻﹑拇囊炎。
現實生活中,矮個子多穿高跟鞋以提高高度。實際上鞋跟的高度應與身高成正比,個矮的穿高跟鞋危害更大。
2、鞋的松緊要恰當
過緊的鞋會把腳擠壞,形成拇外翻,腳底出現雞眼﹑胼胝。過松的鞋,腳在鞋中逛蕩,鞋不跟腳,跖底過于用力﹑磨損而疼痛。
由于四季穿的襪子厚薄不同,鞋子穿久了會變松﹑變大,甚至一天中腳的大小早晚都不同,因此用鞋帶來調節較為適宜。彎腰困難的老年人,可穿一拉就開的鞋。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千萬不可讓小孩穿過緊的鞋,否則會讓孩子的腳長成畸形。
3、鞋的用料要講究透氣
透氣的材料不僅不捂腳﹑舒適,而且還不易得腳癬。有的鞋透氣性較差,尤其是鞋底,盡管很結實,腳在里面卻如同蒸桑拿。
布鞋透氣最好,但不入大雅之堂,也不像皮鞋那樣結實。一雙好鞋遠比一匹寶馬之于騎士重要。對于一天要站9個小時以上的人來說,腳是最辛苦的了,配置一雙舒適的鞋再應該不過的了。
4、自助腳底按摩
在做完熱水足浴之后,如果還是覺得腳部很酸痛,也可以自己做個自助式腳底按摩。先給雙手和足部涂上一層潤膚乳液,再用雙手的大拇指交錯按捏足弓的部位,不要一味地按摩腳部疼痛的部位。
5、簡單的“物理治療”
對于“傷筋動骨”的病來說,復健型的物理治療永遠比藥物治療更有助于恢復。這里先教你一個簡單的足部小運動:用腳輕輕踩住一只小球(網球即可),運用腳底的力量輕輕滾動小球,如此可以按摩和刺激足弓各穴位,以及伸展小腿肌肉。如果你的癥狀嚴重的話,建議還是去醫院做專業的理療增強療效。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