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逢上學就生病 或是心理疾病引起
現在孩子不愿上學的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初次上學的幼兒,有的孩子甚至一到上學時間就頭痛、肚子痛、甚至經常發燒等癥狀,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是裝病從而逃避上學,其實,孩子真的有可能是病了,是心病——學校恐懼癥。專家指出,學校恐懼癥(簡稱恐學癥)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通過明顯的焦慮和軀體癥狀的結合,而體現出來的對上學的非理性緊張和恐懼。
患了學校恐懼癥的孩子,通常表現出三個特征:
1、害怕上學,常因頭痛、腹痛、渾身無力等不上學,但留在家里則癥狀減輕或表現正常。每當上學(幼兒園)就哭泣、吵鬧和焦慮不安,甚至拒絕上學。
2、發病期間,如果父母強迫其去上學,孩子會表現出上課時緊張,不敢正視老師,怕被提問;若被提問,則手心出汗,心慌意亂。到了學校的孩子常因恐懼而不斷給父母打電話,哀求哭訴,要求回家。倘若父母同意暫時不去上學,孩子的焦慮則馬上緩解。
3、焦慮可表現為頭痛、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尿頻、遺尿等癥狀,這些癥狀多在周一加重,周末緩解。也有的孩子為了不上學而采取極端行為,如毀物、攻擊父母、自傷,整天上網等;有一些孩子則情緒低落消沉、嗜睡,也可出現抑郁和幻聽幻覺等一過性精神病性癥狀。
學校恐懼癥的的成因分析
學校恐懼癥是社交恐懼癥的一種,產生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溺愛是主因,溺愛造成的依賴感太強,沒有獨立的意識,孩子內心缺乏力量、對外缺乏安全感。
二是現在的家庭人口較少,孩子多半是獨生子女,家庭中形成的關系也很少,孩子從小沒有養成處理復雜人際關系的能力,當來到學校,突然面對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的關系,有些孩子不適應是難免的。
當孩子被逼短時期內就去面對一個自己感覺沒有安全感的比家庭復雜的競爭環境時,他們往往感覺很辛苦,很無助,導致出現厭學、逃學,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甚至想到學習或學校就心煩緊張恐懼的心理,這個時候就要警惕是否有學校恐懼癥了。
治療學校恐懼癥父母要做好心理輔導
孩子出現學校恐懼癥應該怎么治療呢?在孩子有這樣的心理恐懼時,家長要適時當好心理醫生,幫助提高孩子解決問題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家長首先要自己放寬心,不要過分緊張,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看父母的態度認識事物的,家長要學會對孩子放手,訓練孩子去獨立,多些鼓勵孩子去適應新環境,不要逼迫或者打罵孩子讓其去上學,造成孩子不上學就打罵,一打罵孩子就更不愿意上學的惡性循環,應該多還孩子溝通、多關心孩子在校時的交友情況等,讓孩子體會到上學的樂趣。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