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拉肚子”不可取 夏季預防腸胃病妙招
夏季,醫院急診室、內科診室、腸道疾病診室及兒科診室里,不斷有捂著肚子呻吟的患者或哭鬧著的患兒,向醫生訴說著自己從前天、昨天、今早開始拉了多少次的肚子、嘔吐了多少次等。
拉肚子是怎么引起的呢?如果您遭遇腹瀉,您知道如何用藥、如何補液、飲食應注意什么嗎?本專題將帶您飛越迷霧。
夏季,正是洪水易泛濫之時。您可知道,夏秋季節,人體也會鬧“洪災”的,這便是胃腸部位。當胃腸受到致病菌侵襲時,可出現上吐下瀉等不適。為什么胃腸在夏秋易出現上吐下瀉呢?這是因為在高溫天氣里,人們大量喝水使胃液稀釋、胃酸度下降,殺菌功能必受影響。由于大量出汗,血液集中在皮膚血管以利散熱,胃腸分泌減少,血流量也減少,胃腸蠕動減弱,胃腸道功能下降,在進食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時,就很可能引發疾病,也就是病從口入。有些腹瀉起病急,發病快,病情進展迅速而兇險,如不能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這里介紹幾種夏秋季節常見的腸道感染性疾病。
細菌性痢疾:歷史悠久
您是否遇到來時“急不可待”,去時“意猶未盡”(醫學謂之“里急后重”)的情境呢?痢疾這種“歷史悠久”的腸道傳染病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便是里急后重。既然是腸道疾病,痢疾便有腹痛、嘔吐等癥狀。在這里必須提醒您的是,有一種痢疾可要人命,它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中毒型菌痢,多發生在2~7歲平時體質較好的兒童。這種中毒性菌痢癥狀不典型,如嘔吐、腹痛、腹瀉不明顯或出現較晚,大便次數不多,也不一定有膿血便等。因此,小孩在多發季節一旦出現不適,最好到醫院就診。
痢疾可常年發病,但在夏秋季節更多,這是因為此病的禍根——痢疾桿菌適宜生長的溫度為37攝氏度?;颊叱S胁粷嶏嬍郴蚓〗佑|史,通過糞—口途徑感染發病。
霍亂:烈性傳染病
創作了《胡桃夾子》、《睡美人》、《悲愴交響曲》、《天鵝湖》等世界著名歌劇、譽滿天下的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一天因為口渴喝了一杯未煮開的水,之后突然發生劇烈腹瀉、嘔吐,頻繁不止,最后因脫水而死亡。奪去這位音樂大師性命的元兇,就是小小的霍亂弧菌!
霍亂是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由霍亂弧菌引起。該病傳播迅速,夏秋是流行季節,在我國屬甲類傳染病。
霍亂弧菌在自然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如在江、河、井或海水中可生存1~3周,在魚蝦和貝殼類食物中可存活1~2周。人群對這種細菌普遍易感,如飲用了受污染的水,進食了受污染的海鮮食物,均可能發病并引起流行。正常情況下,霍亂弧菌在胃酸中僅能存活5分鐘,但在胃液減少或吃下的細菌較多時則可發病。
該病最典型的癥狀是大便幾次至幾十次不等,開始時稀水樣,后為白色米泔水樣,少數為洗肉水樣血便。腹瀉之后出現連續性噴射性嘔吐。嘔吐物也可如米泔水樣。由于水樣糞便及嘔吐食物都很大量,患者很快脫水,可致失水性休克、酸中毒,若不積極搶救可致死亡。
小部分輕型患者起病較慢,腹瀉每日不超過10次,為稀便或稀水樣便,一般無嘔吐,亦無明顯脫水。這部分患者不易被發現或引起重視,可成為新的傳染源。
所以,夏秋季節凡有腹瀉者,尤其是每日腹瀉3次或3次以上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急性細菌性胃腸炎:吃生冷食物引起
該病常稱為細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吃進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導致的胃腸炎,可常年發病。因夏秋氣溫高,細菌容易繁殖,而炎熱天氣下人們喜歡吃涼拌菜等生冷食物,出現集體發病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例子便時有所聞。常見的細菌有沙門菌屬、葡萄球菌、嗜鹽菌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
細菌性食物中毒起病急,常在吃進受污染食物后的幾小時發生,表現為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可伴有發熱或低熱等癥狀。
病毒性胃腸炎:小兒多見
如果在秋季,小孩出現蛋花湯樣或水樣的大便,且嘔吐先于腹瀉時,便要考慮可能是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該病多發生在3歲以下小兒,因多在秋季發病,故稱為“小兒秋季腹瀉”。這是由于嬰幼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胃液中胃酸少,消化酶的活性差,且這個時期的免疫功能也不完善,所以,病原體在腸道內易定居,引起腹瀉。盡管病毒性胃腸炎在小兒多見,但在成人或老年人中,也可見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甚至引起成人流行性腹瀉。小兒腹瀉時易發生脫水,須要及時口服補液或靜脈補液治療。
此外,其他腸道傳染病在夏秋季多發的也很常見。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傷寒等,這些傳染病有時可暴發流行,給人民群眾生活和生命安全帶來很大影響。所以一旦出現有腹瀉、嘔吐等癥狀須及時到醫院就診,疑診或確診為霍亂等烈性傳染病時,還要立即報告防疫部門,以控制傳染源,防止流行。
提醒:人為“拉肚子”不可取
有人認為,通過服用可導瀉的藥物,人為引發腹瀉,認為這樣讓腸道瀉干凈或洗干凈,可以清除體內的“毒素”或“垃圾”,擁有光潔的皮膚、苗條的身材,其實這樣做是不可取的,也沒有科學依據。正常人的機體中,各系統、器官和組織的生理活動是在精密調節下進行,并處于動態平衡。人呼吸的空氣、喝進去的水、吃下去的食物等,經過相關器官的代謝,其代謝產物也會經不同的途徑排出體外。正常人體中并不會存在“毒素積蓄”,更不需要“清毒”或“排毒”。
作者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教授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