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而不休
- “媽媽應學會退而不休、與另一半過著相依相伴的生活。”賈艷濱教授表示,所謂退而不... 閱讀全文
- 培養興趣
- 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拓寬社交圈子,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 閱讀全文
- 真正放手
- 對于大部分媽媽而言,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 閱讀全文
- 角色轉變
- “當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應該扮演一個輔助的角色幫助他成長;當他長大成人后,母親就應... 閱讀全文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媽媽對每一位孩子付出了全部的愛。作為孩子,是否也應該學會關心媽媽。不僅關注媽媽的生理健康。她們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可忽視。不同年齡段的媽媽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是否不一樣?今天,家庭醫生在線為此采訪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賈艷濱教授。閱讀全文
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廣州分會委員;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與心理咨詢師協會秘書長;廣東省社會醫學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精神醫學專委會危機干預聯盟委員;美國認知行為治療協會會員。
擅長:
1、兒童青少年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習困難評定的臨床相關診療 2、焦慮,抑郁等精神障礙的臨床治療與認知行為心理治療 3、記憶與睡眠障礙,老年癡呆的臨床診療... 閱讀全文
“隨著角色的轉變,準媽媽需要同時承受生理和心理上所帶來的不適和壓力。生理方面,女性懷孕初期會出現早孕反應。”賈艷濱教授表示,由于女性懷孕后體內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胃酸分泌減少及胃排空時間延長,因此會出現畏寒、頭暈、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厭惡油膩、惡心、晨起嘔吐等早孕反應。
“除了生理上出現早孕反應,心理上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賈艷濱教授表示,孕婦在懷孕期間很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想法——懷孕后體重不斷增加,身形也逐漸肥胖、笨重,樣子是否變丑了,老公會不會嫌棄自己?現代社會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這些會影響孩子健康,使孩子變畸形嗎等等。賈艷濱教授提醒,“如果準媽媽長時間受到這些負面影響,很容易患上產前抑郁癥,這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 閱讀全文
如果屬于輕度的產前抑郁癥,可通過心理治療和親友的幫助來改善。賈艷濱教授表示,心理治療方面主要包括解釋療法、支持療法、認知行為治療等等,其中認知療法是較常用的方法之一。認知行為療法主要讓孕婦改變自我認知,學會換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強化積極的行為模式,讓她們應用積極的應對策略來解決問題,使得情緒和行為模式向積極和理性層面螺旋上升...詳細
賈艷濱主任表示,除了心理治療外,身邊親友,尤其是丈夫的支持理解,同樣很重要。“例如,作為丈夫,當妻子向你發牢騷或訴苦時,應多傾聽、多體諒;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此外,生活上給她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飲食方面多做一些她喜歡吃,又營養的食物。身邊的閨蜜、朋友也應該多陪她聊聊天,跟她多說說生活中的趣事,幫她解解悶,給予她精神上的支持... 詳細
藥物治療是治療中重度產前抑郁癥的主要治療方法。賈艷濱教授說,藥物治療以短期少劑量為原則,主要適用于改善患者的癥狀,同時要求患者有較高的依從性。一旦患者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醫生可根據患者的情況減少劑量,或停藥。提到藥物治療,相信大部分媽媽都會有同樣的擔憂——服用抗抑郁藥物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嗎?“曾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婦患有產前...詳細
媽媽生完孩子后,有的會選擇重新步入職場,做一位職場媽媽;有的選擇在家專心相夫教子,成為一位全職媽媽。
“幾乎所有母親都希望成為孩子心中的完美媽媽,她們通過不同方式向孩子傳達愛——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盡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等等。但有些媽媽容易走進愛的誤區,不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有可能使自己出現社交恐懼。”賈艷濱教授表示,所謂愛的誤區就是指,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課,為孩子準備早餐和晚飯,輔導孩子作業,孩子不可以離開她的視線范圍等等。
“在這種愛的模式下,不僅使孩子過分依賴媽媽,還會使媽媽嚴重缺乏對外的交流,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失去自己的交際圈子,有可能出現... 閱讀全文
“出現社交恐懼的媽媽對外界存在一種抗拒的心理,當與陌生人交談時容易緊張、害怕。但她們在家里并沒有任何異樣,能與家人孩子正常溝通、玩耍。”賈艷濱教授表示,有的患有社交恐懼的媽媽不僅不主動與人打招呼,有時甚至刻意回避,視而不見... 閱讀全文
“女性到了45-55歲左右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這主要由于工作和子女兩大原因。”賈艷濱教授表示,這個年齡段正處于女性的更年期年齡及退休前的時間階段,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尤其是職場上的女強人,退休后會出現失落感。賈艷濱教授說,在退休前,她們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掌聲、喝彩聲不斷;可退休后,一切似乎化為烏有,從忙人變成閑人。這樣的反差,使她們的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失落感,如果不及時調節,使人越來越意志消沉、情緒低下。
除了工作的原因外,子女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賈艷濱教授表示,女性到了45-55歲,她們的孩子幾乎都長大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不希望父母干涉。這時候媽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再需要她,自己在這個家中的價值也隨之失去,從而產生一種孤獨感和被遺棄感,這種情感體驗容易使中年女性產生抑郁、焦慮不... 閱讀全文
不利于孩子成長
賈艷濱教授表示,雖然這種社交恐懼不會對生活或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長期的潛移默化下,這種負面情緒容易傳染給孩子,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一個阻礙因素。因此,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媽媽們應該努力克服社交恐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