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校自殺案件頻發 大學生你腫么了?
據不完整統計:3月5日凌晨北交一人跳樓身亡;3月5日中午北郵主樓天井一人跳樓自殺身亡;3月9日晚10點多北科一女生在冶金教學樓前不幸身亡;3月12號早9點北外某女生在3號樓前墜亡;3月14日人大一男生上吊自殺;5月6日北理工一大四女生自縊身亡;5月7日人大一女生跳樓自殺身亡。
校園命案頻發背后,是人際、就業、考研、愛情四大心病。40%的大學新生和50%以上的畢業生都存在心理問題。
人大女生跳樓自殺或因就業壓力大
5月7日下午3點多,中國人民大學一名女生從校園內的知行一樓跳下身亡。該女生跳樓的原因引起了很多學生的猜測,學業壓力、感情問題、就業壓力都成為根據,“現在是畢業季,畢業生各方面都面臨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女生,就業壓力非常大。”一名人大學生告訴記者。[詳細]
北京理工大學大四女生宿舍自縊身亡
“學校深表悲痛,愿逝者安息!”一則落款為“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的消息介紹,5月6日上午10點40分左右,在5號學生公寓,機電學院本科大四某女生縊亡,“具體情況公安部門尚在調查”。對于事發詳情和善后處理,校保衛處拒絕透露,逝者的同學稱,此前并未發現該女生有異常反應。[詳細]
02黑色5月!大學生自殺高峰期又來臨
在百度搜索大學生自殺的相關資料,發現近年來的大學生的自殺率有增無減,而且時間多集中在3-5月,這只是一個巧合嗎?還是這個時段是自殺的高峰季?按道理說,這個時節應該是充滿活力和希望、萬物復蘇的季節,為何自殺率卻是如此的高呢?[詳細]
春天是自殺流行季,每年4-5月為高發期
美國心理學家表示,春天自殺率最高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每年4、5月份都是美國自殺事件的高發時期。
據了解,在美國各年齡段人群死亡原因排名中,自殺位于第11位,每16分鐘就發生一起自殺事件。另外,在25~34歲和15~24歲兩個年齡段,自殺分別是第二大和第三大死亡原因。研究還發現,雖然女人企圖自殺的幾率是男性的2~3倍,但是男性自殺危險比女性高4倍,其中75歲以上老年男性自殺率最高。[詳細]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高敏表示,這幾年我國的自殺率提升很快,跟焦慮抑郁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有很大關系,許多人直到自殺身亡,仍然不知道自己其實有心理疾病。據統計,自殺人群在自殺的最后一刻,有60%的人達到了抑郁的程度;有20%的人生前是抑郁癥患者。一些已經確診患有抑郁癥的病人,如果得不到家人的心理支持,自殺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詳細]

黑色5月!大學生緣何舍棄寶貴生命?
5月份,是大學生畢業離校期,也是矛盾凸現期:論文能否順利過關,能否找到滿意的工作,相戀的人能否繼續牽手,這些關系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擺在每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前。因此,在高校學生的眼中,5月是一個“危機月”,更是一個“黑色5月”。
大學時期是由少年到成年的轉折時期,也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個“驚險的跳躍”過程中,很多大學生都會經受經濟壓力、就業碰壁、感情挫折的考驗,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弱、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疏導的大學生,就很容易有“鉆牛角尖”、“走極端”的危險。[詳細]
大學生自殺常見的五大原因
導致大學生自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的有:1、心理障礙;2、生理疾患;3、學習和就業壓力大;4、情感挫折;5、經濟壓力、家庭因素。此外,環境適應不良、媒體誘導和周邊生活環境影響等也是造成大學生自殺不斷增多的原因。大多自殺者都性格內向,不善于與外界環境交流、聯系,這些信號的覆蓋范圍很小,也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應加強關注力度。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關鍵看個人如何調節,如何釋放。做的好則問題迎刃而解,反之則會引向極端。當大學生在生活或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或挫折 。有的可以自我調節成功,但有些則不能,這些人往往在心理上出現覺得無能力、無希望、無幫助的“三無”心理疾病。如果此時仍沒人分解其問題,就會產生自殺的沖動。每個人都會產生沖動,這就需要有沖動控制或者沖動引導機制,或者由于外部事物將構成沖動的精神能量釋放,反之,則易發生自殺情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