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人質事件 災難創傷更甚于9·11
“對于通過電視直播,關注菲律賓人質事件的觀者,這次重大災難創傷更甚于9·11!”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陳仲謀直言,心理及專業人士高度關心和關注港人的精神狀況,并希望通過傳媒,把有幫助的信息傳達給廣東地區同樣關心事件、為此傷心痛心的同胞。
目前,香港社會福利署成立了三個行動組,分別對在菲律賓的涉事港人、香港市民、以及康泰旅行社員工,提供針對性專門服務;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著重指出,對于有父母或家庭經濟支柱罹難的年幼子女來說,港府日后需要作出更多支援及跟進。
死者家屬及幸存者需長期輔導
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說,馬尼拉挾持人質事件中,有家庭成員罹難的幸存者出現不同的情緒及壓力反應,在未來三日,死難者家屬要處理很多事,包括運送死者遺體,他們暫時能刻意壓抑情緒,但其實團友及家屬情緒仍然激動,需要繼續跟進。
社署發言人表示,他們非常關注死傷者及其家人的福利需要,會致力提供協助。在事發當晚,社署已安排一名社工及兩名臨床心理學家隨特區政府隊伍乘坐專機前赴馬尼拉提供支持,他們在機上已開始為家屬提供輔導,到當地后也會繼續提供服務。
另外,社署已根據死傷者名單,接觸他們在港的親屬,并派出專責社工直接跟進,包括實時提供情緒撫慰及跟進其他福利需要。
對于有需要的死傷者及其家屬,社署會長時間跟進他們的長遠需要和福利,例如情緒輔導、經濟援助及兒童照顧計劃等。
紅十字會提供心理熱線
截至昨天下午6時,由香港紅十字會與心理學會提供的心理支持熱線,共接獲61宗港人的求助個案,當中約80%需要轉介專業臨床心理學家進一步輔導。
接獲的求助電話當中,年齡最小只有8歲。大部分求助人士因為挾持事件感到難過及不安,部分求助人士因事件勾起過往類似經歷,情緒不穩,需尋求協助。
社署表示,旅行社員工也是要特別關注的群體,社署一直在跟康泰旅行社保持聯絡,并在昨天因應這次重大事件及旅行社的需要,派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到旅行社總部,為管理人員提供情緒及心理支持服務;社署會繼續評估旅行社的需要,有需要時會及時提供輔助。
陳仲謀表示,因為大家看到的電視場面不是電影,是真人真事,所有觀看直播和新聞節目的人都會如臨現場,感同身受,擔心人質們的安危;事件發展到最后,大家親眼看到有尸體被抬出,內心會異常難過。
曾有港人看到美國9·11事件的電視畫面后,感到不安并要看精神科醫生。但對比起來,陳仲謀指當年新聞中看到的是樓塌,這次看到的是亂槍掃射和傷亡者的血淋淋場面,在港人的心理上會造成重大災難創傷,嚴重程度會超過9·11。${FDPageBreak}
心理專家盡力幫助粵港觀眾
因此,陳仲謀表示,香港心理及精神學科的專業人士此次高度關注事件,昨天全日,他通過電臺節目,親自解答港人在目睹事件后出現心理障礙的處理辦法,又接受紙媒采訪提供輔導建議。
他表示,現時最關注人質及家屬的精神狀況,當中部分人會有一些劫后余生的情緒癥狀,包括感到焦慮、緊張、失眠以及不能集中精神、腦海不停浮現事發畫面。根據過往數據,經歷過此類災難的人之中,20%女性及8%男性均會出現以上反應。
陳仲謀表示,中國同胞手足之情血濃于水,更何況粵港兩地距離接近,感同身受的悲痛會更加強烈,他希望本報能傳達有效的輔導信息予廣東同胞,呼吁他們密切注意心理變化,必要時一定要向專業人士求助。
區分嚴重程度及時治療
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葉妙妍按心理受影響的三種嚴重程度,提供專業意見。據她分析,如果發現自己心情不好,睡不好,腸胃不佳,這屬于較輕度的心理影響,可以通過與家人及朋友傾訴,或者到網上討論區適當表達情緒,以此舒緩壓抑,保持自己的飲食作息正常化,有利于減壓。
葉妙妍表示,受創程度進入第二級的人群,可能是曾經有被劫持,或者交通意外等不愉快經歷的,菲律賓人質事件可能會喚起對往事的回憶,反映在可能會手抖,做惡夢,呼吸不暢順,腦中不斷出現劫持人質的畫面。此時要強逼自己離開報紙和電視機,多做輕松的事情,如看書和聽音樂,遵守日常生活規律。
葉妙妍最擔心的心理受創狀況是,性格和生活行為有明顯變化,在家不愿意說話,躲起來不吃不睡,自我封閉。葉妙妍提醒,要留心關注身邊朋友和親人,一旦發現有類似征象,要采取相應措施,例如耐心地引導當事人講出心理障礙,如果他一時間不愿傾訴絕不能勉強,而應陪伴在他身邊,慢慢引導他接受心理輔導。
陳仲謀和葉妙妍都同時提到,在香港,媒體有報道自由,但是觀眾有自我選擇的自由,不要重復看慘痛和血腥的畫面,限制自己接受信息的時長,控制追求最新進展的沖動;但如果精神和心理不適的情況持續出現1到2周,切記要向精神科專家求助。
■服務指引
●如果發現自己心情不好,睡不好,腸胃不佳,這屬于較輕度的心理影響,可以通過與家人及朋友傾訴,或者到網上討論區適當表達情緒。
●如果手抖,做惡夢,呼吸不暢順,腦中不斷出現劫持人質的畫面。要強逼自己離開報紙和電視機,多做輕松的事情,如看書和聽音樂。
●如果性格和生活行為有明顯變化,在家不愿意說話,躲起來不吃不睡,自我封閉。要引導當事人講出心理障礙,接受心理輔導。
■市民反應
大哭一場,當晚做噩夢
電視畫面全程直播菲律賓的香港旅行團被挾持事件,不少香港市民在親眼目睹令人震驚的一幕后,在心里留下了陰影。
“事件發生初期,我真是堅信這個槍手不會殺人的,還很輕松地跟朋友討論事情什么時候解決。”全職師奶包太說,誰料在7點多,事情急轉直下,“聽到那個司機說全車15人都被殺時,我真是整個人都懵了,起碼一個多小時回不過神,當晚就發了噩夢。”
第二天,再看到傳媒所報道的慘狀,包太說,她抱著丈夫大哭了一場,領隊謝廷駿被槍手銬在車門的場景、梁太哭著不肯下車的畫面、團友在車上無助的眼神,在她腦海久久不能散去,“他們真是很慘”。
而昨天前往旺角社區大樓簽名吊唁死者的梁先生,直言看到電視直播時十分氣憤,“不僅是因為那么多人不幸遇難,更是因為看著那些畫面,自己卻無能為力”。他說,事發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件事了”。
梁的妹妹也陪同家人前往吊唁,她也說,親眼目睹這件事的發生,很壓抑,“但只能在心里為他們祈禱。”另一位看了全程直播的白領說,悲傷之后是憤怒,“但這股憤怒不知如何發泄,即使上討論區斥責菲律賓警方的無能,也感覺是一拳打到棉花上,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很渺小”。
太不幸了!根本不忍看
深圳市民、網友對于菲律賓處理事件的方式表示震驚。不少人表示,以后不會考慮去菲律賓旅游。在福田區一家外企上班的周先生從8月23日起一直看電視關注事件的進展,“幸好我人在深圳,可以收到香港臺,看到最新信息”。
“再也不會考慮去菲律賓旅游。”這是陳小姐看到人質事件后的第一感受。孟小姐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工作,她根本不忍心看新聞,“太不幸了!”除了對遇害人質表示哀悼,對于將別人孩子帶出來的媽媽,她覺得特別感動,“她的冷靜跟機智令我佩服,在那么危險的時候心里還裝著別人,我很感動”。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