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入睡時間不應晚于 23 點
入睡時間不宜晚于 23 點,主要是因為這可能影響生物鐘節律、免疫系統功能、心血管健康、精神狀態和新陳代謝等。
1. 生物鐘節律:人體有內在的生物鐘,控制著生理和代謝過程。如果經常在 23 點后入睡,會打亂生物鐘,導致激素分泌失衡,如褪黑素分泌減少,影響睡眠質量和身體的正常節律。
2. 免疫系統功能:睡眠不足會削弱免疫系統,使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增加患病風險,如感冒、流感等。
3. 心血管健康:長期晚睡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心率不穩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4. 精神狀態: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的功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大,甚至出現焦慮、抑郁等精神問題。
5. 新陳代謝:過晚入睡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血糖控制不佳,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總之,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應盡量在 23 點前入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于維持身體各系統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假期綜合癥的定義及表現是什么
2025-01-25常見安眠藥的成分通常有哪些
2025-01-25撒癔癥的成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5-01-25睡前做哪些事有助于改善睡眠
2025-01-25極草能否治療失眠及有無副作用
2025-01-25打呼嚕有哪些有效的治療小偏方
2025-01-25晚上 10 點睡凌晨 3 點醒的原因有哪些
2025-01-25失眠癥的音樂療法效果如何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