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 ,父母該如何和孩子保持親密關系?
孩子跟母親或是其他看護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我們稱之為依戀關系。母嬰依戀是正常的依戀關系,是嬰幼兒跟母親之間持久穩定的情感聯系,嬰幼兒和母親相處時身體上的接觸會表現出舒服、安全以及滿足的情緒感受。然而母嬰依戀從小孩出生至2歲左右就會初步形成,假設在這之前看護人突然發生改變,嬰兒就很可能產生排斥以及抗拒的情緒。
比如我們現在很常見的,父母因工作等各種原因,將孩子長期交給爺爺奶奶帶,最后孩子就只跟爺爺奶奶親了,主要由于孩子出生之后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一些,本來正常的母嬰依戀轉變成了對爺爺奶奶的依戀,還會出現對母親的抵觸情緒。對于這種情況的發生,母親情緒上的失落是能夠理解的,但想要建立堅固的母嬰依戀關系,保持跟父母的親密聯系,還是需要從孩子的安全及情感需求角度出發,用行動和時間來進行改善。
那么,父母該如何和孩子保持親密關系呢?
沒有能瞬間開啟親密關系的鑰匙,通過偶爾幾次所謂的高質量陪伴就想讓親子關系密切也是天方夜譚。想保持完美的親子關系,需要父母花費大量時間,跟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人際關系中,只有數量的投入,才談得上質量。因此即使大家確實要應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但想要跟孩子保持更加親密的關系,就應騰出一些時間,并且是每天保證有親情互動的時間。
其實,保持跟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不需要做很特別的事,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日常行動來獲得孩子的信任,提高陪伴質量:信守承諾跟孩子一起互動玩耍,早上上班之前送孩子上學,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理解他。利用休息時間一起逛街購物,一起坐車,一起洗澡等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要如何面對每一個挑戰,你怎樣進行有效的引導,親子關系則是一塊非常最重要的基石。孩子教育的重重困難,只要重視親子關系并且保持親密關系,無論孩子多么頑皮,表現多么糟糕,孩子的教育都已成功了一半。
對于已經習慣了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父母首先應當尊重和接納孩子的情感需求。放下焦慮,耐心陪伴孩子,不能輕易改變孩子的作息規律和已經形成的生活次序。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接觸大自然,豐富孩子視野。讓孩子慢慢的感受父母的愛,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孩子會逐漸信任依戀父母。
(責任編輯:鐘吉怡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