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難溝通? 教你與孩子輕松交流
有的人第一次當爹當媽,與孩子交流起來往往覺得有障礙,許多家長會感嘆,“我的孩子不聽話”,其實孩子在思維發育的起初,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作為父母只有好好交流,有效溝通,讓孩子清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才是非常關鍵的。那么如何與孩子有效交流呢?
給孩子選擇的權力
和孩子說話時,盡可能讓孩子做一些選擇。這樣,孩子會感到我們聆聽他的意見,尊種他的選擇。因為我們和孩子交流,應該是雙向的,互動的,而不僅僅是我們單向的說教。
主動和孩子交流
記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我們知道孩子喜歡玩電腦,盡管我們都對游戲不感興趣,但我們要不時地向孩子打聽游戲的技巧。這樣孩子就非常愿意和我們聊天,因為他知道爸爸和媽媽對他做的事情很感興趣。這樣孩子和我們就沒有心靈的隔閡。
強調過程比成績更為重要
只強調孩子的成功,也會帶來問題。很多孩子沒有耐性把事情做好,但同時又需要家長的稱贊。這樣的孩子,容易養成“走捷徑”的行為模式,甚至采用一些不老實的方法,但求有成果得到稱贊。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后會追求僥幸、不踏實的行事作風,作事華而不實,只求表面;又不能吃苦,沒有耐性,對事情不肯深入研究,只要能取得效果甚至愿意做違規的事。家長對孩子使用正確的贊賞方式,同樣可以避免孩子出現上述的性格。
幫孩子消除不良情緒
孩子有情緒時,要先幫他消除不良情緒,再解決問題。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憶當時的情況,此時家長的話不是越多越好,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家長要用90%的時間讓孩子說事情的經過,了解他的心理感受,這個過程就是孩子發泄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不懂裝懂,不要堅持對與錯,而要了解孩子的真正動機,不要輕易下結論。
與孩子一起思考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么,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讓孩子得到經驗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么決定,然后又告訴他不可以這么決定。這樣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責任編輯:張嘉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