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性格內向和外向 性格外向重病風險大減
我們可以把內向性格分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兩種。健康的內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諧的狀態,這樣的人有著與他的性格相適應的能力和理想。而且,處于這種狀態的人對這一狀態沒有太大的不滿,并且愿意承受由此帶來的諸多不便。比如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喜歡讀書、寫作,他的理想是當作家,作家有時是很孤獨的,這剛好符合他的性格,他愿意承受那份孤獨,那我們就可以認為他的內向性格不但沒有什么不好,反而有助于他成功。
怎樣評價性格內向和外向
不健康的內向性格是不自然、不和諧的狀況,這樣性格的人給人的感覺不僅僅是“內向”而已,還有一些憂郁、壓抑甚至悲傷。他們明顯地對自己的狀況不滿意,而且會為自己拙于言辭或在公共場所表現不佳而深深地自責。由于長期的退縮,他們也會喪失一些實際的利益,這同樣也是他們不能接受的。表面看來,這樣的人可能很安靜,然而他的內心卻沖突不斷。一方面,他也渴望交流,渴望了解他人也被他人了解;另一方面,由于交流中受到了太多的傷害,他總是對交流的情景和結果心存畏懼。如果是這樣的內向,就該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了。
即使在同一個人身上,內向性和外向性也是相對的或者說共有的。我們都見過這樣的人,他們在某些場合很內向,不多說一句話,也不多做一件事;但在另一些場合,則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不知疲倦地做,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如果他們覺得那樣沒有什么不好,那也就不成問題。
內向性格者當然也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些評價有一定的暗示性。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認同別人的評價,并使自己成為一個與別人的評價相符的人。這樣的暗示當然是弊多利少了。所以與內向性格的人相處,也許應該提示他也有積極、主動、活躍和健談的那一面。
把性格分成內向和外向兩種,顯得是過于簡單了。美國心理學家卡干塔爾,就把性格分成十六個基本因子,它們是: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這樣的分類,就全面的多了。但人性之復雜,即使是用數以萬計的分類,也不足以將其精確描述。對一個活生生的人,你只有調動你全部感受器官去了解他,你獲得的信息才會是全面和準確的,那些簡單的分類,對你了解一個人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大自然造物,最偉大之處就在于她的創造是豐富多彩、絕不雷同的。我們感謝她也創造了性格各異的人。人生在世,與人打交道是最有趣味的事。其中最大的趣味,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獨有的經歷和個性。對于每一個個人而言,他生活的一項重使命就是: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充分地體驗、享受和發展他的獨一無二性。
性格外向重病風險大減
研究人員調取了6904名參加密歇根大學健康和退休研究的人員資料,他們平均年齡在68歲。通過測試,將他們歸入有責任心、外向、隨和、神經質四大類特質中,四年后通過回訪了解他們是否患有某項嚴重的疾病。結果發現:
責任心幫助控制情緒。有責任心的人做事有目標和計劃,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責任心的人降低了37%的中風可能,患高血壓、關節炎和糖尿病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7%、23%、20%。
外向的人自我減壓效果好。性格開放、外向的人都富有好奇心,想象力豐富,喜歡用新思路。開放的性格會讓人為了減輕壓力而有更多的創意,愿意與醫生溝通改善他們的健康。外向的人中風的可能性降低了31%,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減少了20%和23%。
隨和的人不易患關節炎。隨和的人看重與他人相處,更體貼、善良、值得信賴。這類人患關節炎的可能性降低了21%。
神經質增加各種患病幾率。神經質的人很敏感容易緊張,常常會感到憤怒、焦慮或抑郁。神經質的人更擔心以后的生活中會患上某種疾病。這類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24%,而患肺部疾病、高血壓、關節炎的風險分別增加了29%、37%、25%。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