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才能擁有幸福感 擁有10個覺悟能擁有幸福
想過什么樣的生活?決定權就在你手中,而且任何時候決定都不晚。尤其是老人,如果能擁有下面10個覺悟,并努力付諸實踐,一定能幸福終老。
擁有10個覺悟能擁有幸福
1、認老不服老。
衰老,是人人都要面對的人生難題,最智慧的做法是認老但不服老。這一點很關鍵,如果你能夠理性看待自己的年齡,就可以找到有效的應對方法,并從中獲得 幸福和快樂;如果不能,則可能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沉浸在失落情緒中,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魅力,要擁抱當下你所擁有的。年老后, 雖然20歲時的青春活力已不復存在,但閱歷和經驗讓你對世界有更透徹和深刻的認識,面對危機和困難時,判斷力和決策力也更準確,這些都是無形的財富。
2、明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其樂融融的的家庭關系是對長壽最好的助力。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國老人的幸福觀比較傳統,認為幸福感主要來源于家庭。所以,子女要盡量為老人營造這種和諧的氛圍,多關心、陪伴老人,同時老人也可以主動與子女家人加強聯系,能有效改善心態,緩解負面情緒。
老人如果有什么需要,最好直接告訴子女,及時溝通,不要讓子女猜,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比如,如果你需要去醫院做一項重要檢查,有些害怕,就 明確告訴女子“我需要你陪我一起去”,這樣做可以提升安全感。但也不能事事依賴子女,更不能強求,要過一種相對獨立的生活。
3、每天都要開心地過。
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是每個老人的必修課。人到老年,越發感性,很容易把不良情緒郁積在心里,孤獨、暴躁、抑郁、多疑等問題接踵而來。面對這些壞情緒, 必須要有一顆豁達、樂觀的心。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生活不能被壞情緒影響。晚年要做到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從實際出發,對自己 和他人不苛求,努力保持和善、平靜、知足的心。
4、將未完成的夢想一一實現。
德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保爾·巴爾特斯提出了畢生發展心理學理論,是說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尤其對老年人來說,也要不斷發展,并非一味退化。很多老人操 勞一輩子,夢想不斷被擱置,最應抓住退休后這個完成夢想的好時機,把年輕時想做但沒機會做的事在此時一一實現。老年人擁有大量閑暇時間,要任性一點,好好利用。
此外,老年人可以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多學習一些新鮮事物,讓生活充實豐富,切忌每天只是守在電視機前,足不出戶。
5、不懼怕疾病。
疾病這個家伙,往往你越怕它,它越找你,如果你努力應對,它反而會被嚇跑。面對身體功能的逐漸衰退,也要有一顆平常心,年老后有慢性病是正常的,要做 到帶病、服藥也積極樂觀生活,不能諱疾忌醫。從中年開始就應注意改變生活方式,儲存健康,多運動,多吃蔬果,限鹽、限酒、戒煙,定期體檢,有病及時就醫。
6、用好養老金。
老年人要有合理儲蓄和理財的意識,為進入高齡做好準備,保障今后生活所需。一筆充裕的養老金也能帶來極大的安全感,這筆資金最好在中年時就開始籌劃。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經濟顧問簡·卡利南認為,養老存款應至少占年收入的10%~15%。另有研究顯示,退休后的生活費是退休前的七成,老人就能基本得到滿 足。此外,還應準備一筆救急基金,可以保障3~6個月的生活總開支所需。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做“過山車”式的理財,比如股票就有較大風險,建議 選擇適合老年人的穩健型理財產品。
7、建立強大的“類家人”生活網。
除了家人,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對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幫助。老年人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多與脾氣、愛好相投的知己、忘年交溝通交流。尤其 是隨子女移居大城市的老人,要積極適應當地生活,多交當地朋友,可以多去社區參加活動,也可以多與鄰里聊聊家長里短。沒事時給老朋友打個電話,互相問候。 還可以學習使用電腦、手機,通過各種即時通訊工具與朋友們加強溝通與聯系。
8、照顧父母要提前做準備。
隨著人們預期壽命不斷延長,每個家庭都要面臨“小老照顧大老”的情況。當你上有老、下有小時,一定要問自己3個問題,客觀評估自己需要做什么:我究竟 能做多少?做好了多少?會做多少?發現自己力不從心時,一定要積極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一般來說,40歲左右就應對如何看護父母的問題做準備了,要了解各 種社會機構可以提供哪些資源,以免父母一生病需要人照顧時慌了手腳。
9、選擇自己需要的生活方式。
居家養老目前還是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但如果條件允許,應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如何養老,比如現在日益流行的老人中心、養老院、老人公寓、老人社區,都是不錯的選擇。在那里,不但有醫療保障,還可以結交很多老年朋友。
10、時刻保持從容。
每個人都畏懼死亡,但既然生命有終點,就沒必要過多害怕了。人們常說,老人活的是種心態,應學會從容面對,珍惜當下的每一天,積極面對晚年,把句號畫 得更完美。在英國圣·克里斯朵夫臨終關懷醫院,那里的老人大多在看書、玩牌、看電視,即使有的老人生命只剩1個月左右,依然在享受人生,這種從容的人生態 度,值得每個人學習。
怎樣做才能擁有幸福感
多點微笑
喜歡笑的人通常幸福感會比較強,因為他們通常比較樂觀。你也可以做到的,在遇到別人的時候,或者跟人聊天吃飯的時候,多一點微笑,微笑會讓你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一些,也會讓身邊的人同樣感受到愉快的氣氛。
學會與別人分享快樂
當你發生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不妨主動跟你的朋友分享,分享會讓這份快樂也更加持久,分享快樂其實也是在散播快樂。
活在當下
人最重要的是能夠關注當下,體會當下,但卻很少人能真正做到這樣。有些人總是糾結于過去的種種,不能釋懷,這對自己無疑是一種束縛,要懂的放開自己,活在當下,用心去感受你的現在,感受你身邊美好的事情,你會發現身邊有很多值得你去欣賞的事物。
找到自己的興趣
興趣會讓人心情愉快,容易平靜,去找一項你真正喜歡并能投入其中的興趣吧,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盡情投入,去感受它帶給你的美好感覺,當你投入的時候,你會發現此刻,就是簡單的幸福。幸福往往很簡單,需要用心感受和發現。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