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溝通的兩個大招 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
溝通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畢竟父母與孩子在年齡、心理、思想及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相互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于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只有掌握與孩子交談的藝術,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兩代人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跟孩子溝通的兩個大招
支招一:尊重孩子,蹲下來同孩子講話
方法示例
胡煙芬有一對可愛的兒女。一天,當一家人一同去超級市場時,四歲的兒子羅非因為姐姐先坐進汽車而不高興,胡煙芬在車門口蹲下來,兩只手握住兒子的雙手,目光正視著孩子誠懇地說:“兒子,誰先坐進汽車并不重要的,對嗎?”羅非看著媽媽會意地點點頭,鉆進了汽車并挨著姐姐坐下了。
又有一次,大家一起去公園玩,羅非和姐姐跑跑跳跳,到湖邊去看戲水的鴨群時,不小心絆了一跤,眼淚在他的大眼睛里滾動著,馬上要流出來了。這時,胡煙芬又很自然地蹲下來,親切地對兒子說:“你已經是個大男孩了,絆一下是沒關系的,對嗎?”這時,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淚,然后自己玩去了。
胡煙芬談起自己的教育方式時說:“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親就是這樣同我們說話的。我們認為,孩子也是獨立的人,只因為他們比我們矮一些,所以我們應該蹲下來同他們說話……”
操作提示
父母蹲下來,同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著談話,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體現了成人對孩子的事情認真又親切的態度。同時,父母可以輕聲細語地耐心說服教育孩子,而不是居高臨下地大聲呵斥。
這樣能促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與合作精神,也能幫助孩子認真對待自己的問題或缺點;同時為孩子創造了樂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聽而不聞或產生逆反心理。這雖是一種很具體的教育方法,卻體現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關系的教育觀念,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支招二: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方法示例
王強向媽媽說高興的事,媽媽會產生共鳴,例如王強告訴媽媽他在學校里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媽媽會稱贊他說“噢,真棒,下次你會做得更好”;王強向媽媽訴說不高興的事,媽媽會讓他盡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例如當王強告訴媽媽他今天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還吃了虧,非常氣憤地說明天要怎樣報復時,媽媽會讓他對著他的娃娃練一通拳擊,然后說“打人也會手痛的吧,明天你告訴老師,請求老師的幫助吧”;當王強向媽媽說著她不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在她很忙的時候,媽媽也會捺著性子聽,還不時地用“嗯”、“噢”、“是嗎”等詞語,表示自己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這樣,不僅使王強更樂意向媽媽傾訴,而且提高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操作提示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學會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
當孩子要與父母溝通時,父母不妨先坐好,停下手上的工作,安靜地看著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這等于告訴孩子:你是我重視的,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一切。如果父母這樣做了,孩子一定會對父母說出他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話。
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 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對待孩子, 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唯一宗旨 。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 ”,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 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無論是學習、購物、吃飯、穿衣等各種生活方面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促使孩子從完整的選擇過程中成長,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 自主性和自信心。
選擇前--給孩子更多機會去選擇,盡可能的少提或者不提意見,真正讓孩子做主,讓孩子 從中自然地積累經驗。
選擇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不提太多的意見,即便他們選錯了,除非對他們造成傷害的 ,否則不要輕易糾正。不要害怕出“問題”,這是他們成長的必要途徑和成本。
選擇后--假如孩子的選擇是適合的,家長和孩子一起高興。假如選擇有誤,我們也不要去 指責和諷刺,孩子自己已經從中獲得教訓。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說,下次依然給他們機 會,相信他們下次一定會更好。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于發現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 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