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導致人格分裂 男人竟更容易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屬于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并不等同于精神病。而且最近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人格障礙,這是為什么呢?
一項對北京市城鄉有代表性的25所高中、共計10039名高一年級學生人格偏離情況調查顯示,高一學生中人格偏離的檢出率為5.6%;男生檢出率明顯高于女生;城區學生檢出率明顯低于鄉鎮學生;北京市重點學生檢出率最低,普通中學學生檢出率最高。3年后對同一批學生高三年級時進行追蹤調查,結果顯示人格偏離的檢出率為5.8%,總體人格障礙患病率為1.8%。
該研究項目負責人、現任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教授說,人格障礙是指在年滿18歲符合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的成人中出現的一種偏離所在社會文化期望的、持久的行為方式或內在體驗,在少年階段或更早階段即可出現,并貫穿整個生命過程。人格障礙可導致社交與職業功能損害或內心痛苦。人格偏離指未滿18歲的青少年出現人格問題且符合人格障礙癥狀學標準。
此項研究是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在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共同開展的歷時3年的“青少年人格障礙的干預研究”,并發展出了一套簡便可行、效果優越、能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育的干預方法。
那是什么影響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呢?
從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礙往往由以下因素綜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1、生物學因素 意大利犯罪心理學家Rombroso曾對眾多罪犯的家庭進行大樣本的調查,發現許多罪犯的親族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的比率遠遠高于其他人群。亦有學者發現人格障礙的親族中,患人格障礙的比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礙的遺傳因素不能忽略。也有報告人格障礙者腦電圖異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從而提示生物學因素對人格障礙有一定的影響。
2、心理發育影響 幼兒心理發展過程受到精神創傷,對人格的發育有著重大的影響,是未來形成人格障礙的主要因素。常見如下:
(1)嬰幼兒母愛或父愛的被剝奪。被遺棄或受繼父、母的歧視;父母、親人過分溺愛,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惡性膨脹,異常地發展至蔑視學校的校規與社會紀律。這為發展成反社會性人格障礙提供了溫床。
(2)一個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懼反應的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就要具備迅速、強大和良好的習得性抑制能力;反之,若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遲緩,則習得性抑制能力就緩慢和軟弱。人格障礙和犯罪者的自主神經功能是異常的。有人提出自主神經反應性低下,皮膚電恢復的緩慢,可作為罪犯和人格障礙的一種易病素質特征。
(3)幼兒與青少年期受虐待導致產生仇恨與敵視社會或人類的心理。
(4)父母或其他撫養者、幼兒園或小學老師教育方法失當或期望過高,過分強迫、訓斥易造成精神壓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5)父母本人品行或行為不良,對兒童的人格發育影響極大。
3、不良社會環境影響 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合理現象、拜金主義等都會影響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產生對抗、憤怒、壓抑、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而發展至人格障礙。
(責任編輯:張嘉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