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孩子收禮物 五種禮物孩子最想要
六一兒童節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節日之一,因為今天,小朋友們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禮物、零食等等,而很多父母都會特地在今天陪孩子去游玩。可是,大家又知不知道,相比起這些物質上的禮物,小孩子們最想得到的禮物又是什么呢?相信很多為人父母者都答不出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向各位父母解析解析。
一、孩子最想要的禮物
1、爸爸媽媽的愛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這是一件太簡單的禮物。因為,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們要的愛,不是家長們取代一切的疼愛,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順的溺愛,也不是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的寵愛,更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資的“關愛”。孩子們要家長把對他們的愛表達出來,還要家長給他們完整的愛。
2、請尊重我的個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靚妹都是現在的家長們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家長給自己設計的“包裝”就不管了。有些家長總是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有些父母總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當眾對孩子進行表揚。在我們的采訪中,有80%以上的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為表示不滿。孩子也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3、一天的自由
找一個臨睡前,向孩子宣布他可以在下一天完全自由。家長不會告訴他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也不催促他從一個補習班到下一個培訓班,不把他與隔壁的小石頭或小丫蛋比,就讓他做想做的自己。
4、爸爸媽媽給我當榜樣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期,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并以父母為楷模。
專家建議: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5、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為人處世的規則,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二、如何改善親子關系
1、以身作則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嚴格,但自身行為卻很隨便,孩子覺得,當父母的自身都沒有做到,憑什么要求自己去做?因此不聽管教。所以,做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
身教勝于言傳,一旦父母行得端、做得正,孩子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自然而然地聽父母的教導。
2、營造溫馨家庭 呵護關愛孩子成長
為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并非難事。孩子在和睦友愛的生活環境中,即使沒有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心情也愉快,活潑自如,良好的家庭氣氛有利于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和充分發揮其潛能,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很重要,對孩子的缺點,應實事求是地加以分析、開導;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過高過急,有點滴進步就應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珍惜共處的時光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為孩子的教育投資,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可是有一些家長陪著孩子來上課,將上課作為孩子一個人的任務,而自己在旁邊什么都不做。其實早教課也是促進親子關系最好的工具之一,很多游戲會需要家長的配合,這段共處的時光,是親子關系良好的促進劑。許多家長不重視和孩子共處的時光從而錯過了培養雙方感情的時機。
4、不當“裁判”,學做“啦啦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你無法替代他,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啦啦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當孩子的“啦啦隊”,既要善于發現和贊美寶寶,還要引導他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更要當他的戰友。
5、教會孩子說“不”
要使孩子有主見,必須破除孩子對權威的迷信。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說不”的游戲,爸爸有意出錯,讓孩子挑出錯誤的地方。比如,爸爸說:“床頭柜、桌子、椅子、香皂都是可以用的東西,都是家具。”孩子說:“不對,香皂是可以用的東西,但不是家具。”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出錯的時候。當孩子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輕易盲從別人,模仿別人了。
6、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游戲
爸爸可以給孩子出一個難題,讓孩子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小猴子不小心掉進了一顆枯井里,該怎么辦呀?人在什么情況下容易口渴?引發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有時候,情感溝通并不需要靠語言,一個關愛的眼光,一個溫暖的行為,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愛。比如孩子心情不好,父親輕輕撫摸孩子的肩膀,把孩子攬到懷里,孩子的煩惱就可能消除。因為父親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父親是支持自己的。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