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癔癥?避免不良暗示
癔癥是一類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分離性癥狀,另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各種形式的軀體癥狀,其癥狀和體征不符合神經系統生理解剖特點,缺乏相應的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這些癥狀被認為是患者無法解決的內心沖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轉換。
癔癥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如失聲、失聰、失明、假性癡呆和肢體癱瘓等。而容易患上癔癥的人群,往往是個性比較突出、自我意識比較強、情感反應比較強烈的人,在相關刺激因素的作用下,比如吵架和壓力等等,就容易患上癔癥,而女性的患病率普遍要比男性高。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呢?
1、正確認識自己。
對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感到滿意,并且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對自己的優點能發揚光大,對自己的缺點也能充分認識,并能自覺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學習、工作等各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2、熱愛生活。
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確對待現實困難,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為策略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
3、避免不良暗示。
做好患者周圍人,如同學、親屬等人的工作,解除其對癔癥的顧慮,改變不正確的態度,避免周圍人造成的過分緊張及過分關心的不良影響。減少負性刺激。癔病的發作往往與負性刺激關系密切,減少負性刺激,可減少促發癔癥的因素。
總的來說,癔癥是一種在不健全的人格基礎上,由心理社會因素或不良暗示而誘發的精神障礙。因此在心理治療時要充分地運用暗示的技巧,可以輔以藥物,也可以運用催眠暗示的方法。一旦遇到癔癥發作時,不必驚慌,也不要過分關注,應及時予以適當的調節,如不知如何處理應及時送醫。
另外,由于癔癥很容易復發,故而在某一次的發作控制之后,還要讓病人對自己疾病的性質以及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如感情用事、想入非非、人云亦云、好炫耀自己等有所認識。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反復地發病。
(責任編輯:tianxu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