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對準親子關系 良好家教造就聰明寶寶
近日,湖南衛視推出的明星父子體驗真人秀《爸爸去哪兒》一經開播便收獲高關注、零差評。五位明星親子張亮父子、王岳倫父女、田亮父女、郭濤父子和林志穎父子更引發網友熱議,被稱為“星爸萌娃”,明星們的教子方法更是被廣大網友所推崇。父親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方,“天才常由父親造就”,這句話也許有失偏頗,但總體而言,父母的心理差異和各自不同的育兒特點,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父親明白自己的職責,對孩子很有好處。
父親應扮好角色
父親比母親更理解孩子,對孩子的培養目標更明確、更實際,要求更嚴格,方法更有針對性,更有利孩子的發展。有研究顯示:父親對寶寶的數理邏輯能力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與父親密切相處的寶寶,數學成績佳,相比之下,與母親常在一起的寶寶,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對新事物的興趣上,更擅長和人交往。
事實上,父愛對寶寶的影響遠不止于智力,還涉及體格、情感、性格等方面。父親對孩子的愛、關心、照顧、情緒的感染,以至父親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獨特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與父親接觸少的寶寶,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都會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慮、多動、有依賴性等表現,被專家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征”。
因此,父親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從嬰兒早期,父親就應該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為孩子的體能、智力、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天才常由父親造就”,這句話也許有失偏頗,但總體而言,父母的心理差異和各自不同的育兒特點,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父親明白自己的職責,對孩子很有好處。
父愛多少決定寶寶的聰明度
有研究顯示,父親陪在孩子們身邊的時間長短可以影響他們在數學方面的能力。
父親對育兒的參與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力更強,在父親精心照顧下成長的孩子,性格更加寬容,更富有責任感。
早教專家們認為,父母在行為方式上的差異可以互補,孩子在得到鼓勵、推動的同時,也不乏耐心的呵護,這樣才能既發揮孩子的潛力,又不致傷害孩子的心靈。
而且,父親的某些作用甚至是母親無法替代的。而那些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們,在同情心、推理和大腦發育方面都不如那些父親經常陪在身邊的孩子。在缺少父愛的孩子更易有攻擊性,在學校里不受歡迎,更不愿意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承擔責任。
父親的4大家教方法:
讓孩子自己拿主意,是培養孩子自主意識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孩子盡早獨立。如果爸爸們沒有這種意識,什么事情都為孩子拿主意,孩子就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斷力和主見性,別人說什么他都覺得有道理,喜歡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在面對事情時沒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爸爸不能太讓孩子依賴自己,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從小學會做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方法一:允許孩子發表意見
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允許孩子發表意見,無論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怎么樣,你都要耐心聽他講完,同時給予適當的反饋意見。如果孩子的意見很有道理,你應該表揚孩子,如果孩子的意見沒道理,你也要給孩子講清楚,為什么不對。
方法二:讓孩子做主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如過生日請哪些小朋友,到商店買什么樣的衣服,選擇什么玩具等。“大事”雖然孩子不能做主,但是也要讓孩子參與進來,如房間的布置,可以和孩子一起籌劃設計方案,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可行,則盡量采納其建議。
方法三:教會孩子說“不”
要使孩子有主見,必須破除孩子對權威的迷信。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說不”的游戲,爸爸有意出錯,讓孩子挑出錯誤的地方。比如,爸爸說:“床頭柜、桌子、椅子、香皂都是可以用的東西,都是家具。”孩子說:“不對,香皂是可以用的東西,但不是家具。”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出錯的時候。當孩子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輕易盲從別人,模仿別人了。
方法四: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游戲
爸爸可以給孩子出一個難題,讓孩子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小猴子不小心掉進了一顆枯井里,該怎么辦呀?人在什么情況下容易口渴?引發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有時候,情感溝通并不需要靠語言,一個關愛的眼光,一個溫暖的行為,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愛。比如孩子心情不好,父親輕輕撫摸孩子的肩膀,把孩子攬到懷里,孩子的煩惱就可能消除。因為父親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父親是支持自己的。
(責任編輯:彭碧霞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