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為何會這么疼?治療癌癥疼痛5大誤區需注意
癌癥是眾所周知最可怕的疾病,但是大家了解患上癌癥之后身體上的痛苦么?特別是到了晚期,疼痛對癌癥患者影響非常大,讓患者精神抑郁,睡眠障礙,身體每況愈下。癌癥疼痛在世界范圍內是一個普遍問題。為何癌癥會這么疼?在緩解癌癥疼痛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
癌痛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癌癥本身引起癌痛,這種最常見,由于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組織,侵犯骨骼,或侵及胃、腸等空腔臟器,或肝、腎等實體器官的管道造成梗阻,血管阻塞或受侵,黏膜受侵或潰瘍,顱內壓升高等。二是與腫瘤相關的疼痛,不是腫瘤直接引起,但是與腫瘤的發生與發展有著明顯的相關性,如由于惡病質等因素造成活動障礙引起的疼痛、褥瘡、肌痙攣、便秘等。第三是與治療有關的疼痛,由一些有創性診斷及治療措施,如骨髓穿刺、病理活檢、腰椎穿刺等操作引起的疼痛;手術所致的瘢痕痛、神經損傷、幻肢痛;化療引起的神經病變、栓塞性靜脈炎、口腔黏膜炎等。
治療癌癥疼痛5大誤區需注意
控制腫瘤比控制疼痛重要
很多醫生錯誤地認為,癌痛是患者必須要承受的,腫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或者以為疼痛治療只是治標,只能改善癥狀,意義不大;抗腫瘤治療才是治本。他們認為控制腫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只有當疼痛劇烈時才用鎮痛藥,而且鎮痛治療能使疼痛部分緩解即可。
但事實上,對于患者而言,控制疼痛與控制腫瘤同樣重要。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兩者同步進行。因為只有把疼痛控制好,患者的狀態才會好,才更有利于腫瘤的治療。
只有疼痛劇烈時才用鎮痛藥
對于疼痛患者,及時、按時用藥才會更加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鎮痛藥強度和劑量也最低。
另外,長期疼痛還會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影響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現因疼痛導致的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的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痛覺過敏和異常疼痛等難治性疼痛。因此出現疼痛不應拖延,應及時治療。
非阿片類藥物更安全
阿片類藥物與中樞特異性受體相互作用而緩解疼痛。但大劑量可導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很多臨床醫生錯誤地認為,阿片類藥物不安全,因而不愿給患者處方。
但事實上,對于需要長期接受鎮痛藥物治療的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更加安全、有效。對于既往未接受過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大劑量阿片類藥物可能出現呼吸抑制和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但是如果正確滴定用藥劑量,就可以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
不能服藥就注射杜冷丁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杜冷丁列為癌癥疼痛治療不推薦使用的藥物。杜冷丁的鎮痛作用強度僅為嗎啡的1/10。其代謝產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長,完全排出機體約需13個小時,且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與腎毒性。
持續使用杜冷丁不僅不會增加止痛效果,反而會使去甲哌替啶在體內大量蓄積,嚴重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譫妄、震顫、神志不清、驚厥等精神異常及呼吸困難,特別是對腎功能不全者,其毒副反應更大。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杜冷丁止痛,患者容易成癮。
停藥太快一定會出現戒斷癥狀
臨床實踐證明,只要癌癥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或消除,隨時可以減量或停用阿片類鎮痛藥,不會有戒斷癥狀。
嗎啡日用量為30毫克—60毫克時,突然停藥一般不會發生意外。對長期大劑量用藥的患者采用逐漸減量停藥的方法,即在最初的兩天內減量25%-50%,以后每兩天減量25%,直至日用量為30毫克~60毫克時停藥。若出現比較嚴重的疼痛癥狀,應緩慢減量。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腹有時刺痛是什么原因?
2024-10-22搶救他人后得足底筋膜炎,未痊愈能走路
2024-10-22小肚子右側刺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2十五個月寶寶尾椎向前移了點如何處理
2024-10-22小腹刺痛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尾椎骨向外突出,手術情況如何?
2024-10-22懷孕初期下面有刺痛感是何原因
2024-10-22左胸口晚上八點開始刺痛是何原因?
2024-10-22
熱門文章
身體某些部位疼痛或是這8種原因在作怪,望你一個也沒有!
2024-10-12偏頭痛要做哪些檢查?偏頭痛的注意事項
2024-10-11女性左后背左上側疼痛探秘:原因、識別與防治
2024-07-31刮宮有多疼?詳解疼痛程度與緩解方法
2024-07-30刮宮痛嗎?專業解析疼痛程度與緩解方法
2024-07-29生孩子疼嗎?專業解析與疼痛緩解方法
2024-07-26關節疼痛是怎么回事 疼痛背后的疾病信號
2024-07-24關節疼痛是怎么回事 如何正確應對與緩解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