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怎么得上的
神經病變的病因復雜,葡萄糖進入神經細胞時不需要胰島素的幫助,所以糖尿病病人神經細胞中葡萄糖濃度常較高,這些葡萄糖在醛糖還原酶的催化下,先生成山梨醇,進而又轉變為果糖,使神經細胞中的滲透壓升高而受到傷害。由于病人血糖高,神經細胞中蛋白質發生糖化變性,再加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造成局部缺氧,最終導致神經細胞腫脹,神經纖維的鞘膜脫落,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
全身各處的神經組織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損害,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可將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神經病變兩大類,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有關糖尿病與腦血管病變的關系前面已經提及,糖尿病也可影響脊髓,表現為肢體感覺與運動失常、位置覺消失、排尿困難與陽痿等。周圍神經病變包括顱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主神經病變4種。
顱神經病變。顱神經共有12對,多數都可受糖尿病的影響,顱神經受害的表現包括上眼瞼抬不起來、眼球活動障礙、看東西雙影、聽力下降、口眼歪斜等。
覺神經病變。糖尿病感覺神經病變非常常見,主要表現為末梢神經炎,有時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末梢神經炎的癥狀為肢體疼痛、麻木,疼痛嚴重時有的病人會喪失繼續生活的勇氣;感覺異常,如有燒灼感、蟻走感、觸覺過敏,但真正受到高溫、低冷或刺傷等外界刺激時反而不能有正常的感覺,不能立即采取自我保護措施;還有的病人敘述“腳下沒根”,“像在棉花上一樣”,容易跌倒。
運動神經病變。與感覺神經相比,運動神經受累的情況比較少見,主要表現為血管神經性病變,如全身無力、肌肉萎縮、肢體疼痛等,偶有單神經麻痹引起肢體癱瘓者,多數患者經過積極治療,癥狀可以消失。
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也非常多見,病人常訴說大汗,特別是頭面部和軀干部大汗,四肢汗不多,吃飯或稍事活動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半身出汗;腹脹、大便失常,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直立性低血壓,患者往往躺著時血壓高,一站起來血壓就下降,甚至頭暈跌倒;排尿障礙,或有排尿困難,或小便滴漓不盡;陽痿不育也很常見。這些癥狀都與糖尿病神經病變有關。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