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2小時血糖偏高要重視嗎?
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早期都要經過糖耐量低減(IGT)階段,即餐后2小時血糖≥7.8 毫摩爾/升而<11.1 毫摩爾/升階段。伴餐后高血糖的糖耐量減低的發生率高,向2型糖尿病轉變的百分率就高,且為發生心腦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因而在人群中檢出IGT者,積極進行防治,對減少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對大量糖代謝異常者所作長期前瞻性研究證實,餐后血糖水平符合糖尿病診斷者易發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 當餐后血糖>11.1 毫摩爾/升時,若餐后2小時血糖降低2 毫摩爾/升, 總死亡可降低1/3左右。而符合IGT者,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少見,但大血管病變及有關風險因子在此階段即已出現。當餐后血糖> 7.8 毫摩爾/升時,餐后2小時血糖降低2 毫摩爾/升,總死亡率可降低1/4左右。 目前研究發現,餐后血糖升高是心血管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較空腹血糖能更好地預測冠心病的發病率,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增高有關。
在IGT階段,如果采取一些干預措施,就能使IGT不向糖尿病轉化,甚至倒退回正常糖耐量。在IGT人群中控制餐后高血糖可減少心肌梗死的發生率。
最常采用降低餐后2小時血糖的簡單方法,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合理科學飲食,持之以恒的運動,減肥降重輕身,特別是減少腹部脂肪,也是防治IGT的根本措施。如經上述治療仍未控制餐后血糖,則需加用藥物治療。
一般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主要看空腹和餐后血糖值,兩項都達標,才算控制的好,但所有糖尿病人都知道,要讓這兩項指標都符合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多數糖尿病人,甚至醫生,往往只關注空腹血糖,而忽視了餐后血糖的控制。認識到餐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對糖尿病人的血糖的總體控制是很有幫助的。
更多糖尿病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狀腺結節能否使用散結靈膠囊?
2024-10-27長期服左甲狀腺素鈉片,血糖異常是糖尿
2024-10-27血糖 101 能服用降糖藥嗎?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甲亢的好醫院
2024-10-27市中區治療甲狀腺結節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小孩預測身高 1.45 米,醫院建議
2024-10-27朋友推薦的藥品不知對我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7產后想盡快減重恢復身材可以嗎?
2024-10-27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