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莫入的飲食誤區
最近發現常有一些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糖尿病,就天天“吃糠咽菜”,肉、蛋、奶、油都避之不及。一位女性患者說,她“控制飲食”2個月,現在比剛發現糖尿病的時候要虛弱得多。
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一方面會為病人的自我克制感嘆,同時也為他們對健康和營養的理解出現偏差而焦急。
糖尿病患者常見飲食誤區
控制飲食就是饑餓療法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往往把飲食治療簡單地理解為控制飲食,甚至當成饑餓療法,認為飯吃得越少,對病情控制越有利。其實不然,飲食療法是要維持合理的飲食結構,絕不是要饑餓或禁食。否則不僅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還可能引起酮癥酸中毒。另外因熱量攝入不足,導致血糖偏低時,反而會刺激升糖激素的分泌,而這種分泌量往往超過當時的實際需要量,引起血糖反跳性過度升高,使病情更難以控制。所以,應避免使用“飲食控制”一類的說法,會使人誤解為飲食控制就是吃得越少越好。
不吃膽固醇高的肉類
有些病友認為紅肉(豬肉、牛肉和羊肉)膽固醇較高,應盡量吃白肉(雞肉、魚肉和兔肉)。
紅肉和白肉營養不同,從營養全面的角度考慮,應該都攝取一些,注意減少肥肉的攝入。在肉食的選擇上可根據個人喜好、消化功能和營養全面等原則,不應只考慮膽固醇高低而對紅肉一律封殺。每種食物都有其獨到的營養,不可因噎廢食。
肉食和雞蛋不吃或少吃
人的身體有相當大比例的蛋白(如肌肉、皮膚、毛發和內臟等),如果蛋白進食過少或偏食,就可能產生蛋白質營養不良,表現為乏力、皮膚干糙、毛發脫落或頭發發黃,四肢肌肉萎縮等。嚴重時還有全身浮腫等。每天1個雞蛋、2兩瘦肉(各種紅肉、白肉均可)是活動量不大的體重60-70公斤者的必需量。
水果甜,萬萬不能吃
許多病友提起水果談虎色變,自患病后不敢問津。其實味道甜不甜和水果的含糖量不能畫等號。有的水果沒什么甜味,含糖量卻不低,獼猴桃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些水果則含糖較低,如西瓜含2—4%,蘋果、梨含糖10—14%,香蕉含20%,而柚子、橙子主要富含纖維素、果膠,幾乎沒有糖分。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怎么吃就有講究了。對于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爾/升的病友來說,每日可以吃一個蘋果或梨,但要放在兩餐飯之間吃,并將吃進的水果量計入總熱量之內,最好選擇含糖量在6%以下的水果。也可以用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代替水果,像西紅柿、黃瓜等,這些蔬菜體積大,熱量不高,還容易填飽肚子。
喝酒可活血,多喝沒大礙
其實糖尿病患者不是完全不能喝酒,但最好不要喝白酒,因為白酒的熱量比較高,再加上喝酒時吃其他的下酒菜,熱量就更高了,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所以,在血糖控制不好時千萬不要喝酒。血糖控制好的時候可以喝少量啤酒,因為啤酒中有酵母,對糖的代謝有一定好處。葡萄酒也可以適量喝。
糖友飲食=普通人的健康飲食
其實,糖尿病飲食就是普通人的健康飲食,真正的健康飲食是營養均衡,不偏食,適合每個人的身體和健康需要,又能滿足個人口味的飲食。而飲食的偏好也不可忽視,這種偏好往往是身體特殊需要的反映,應該加以科學分析,努力揚長避短,而不能簡單地按普遍理論予以評論。
因此,并不需要常常對自己鐘愛的飲食說“不”,而應該想方設法既說“是”,又能克服其不利的一面。運動常常是身體既獲取必要營養又不會產生血糖過高的法寶。
在營養方面,身體常常比大腦聰明,有時靜下心來,仔細傾聽身體的呼聲,能為我們贏得健康。同時不要忘記,身體也有過度補償的趨勢,即一旦某種東西吃飽了,其實已經吃過了。所以慢慢吃,七分飽對于攝取營養來講,是一個好建議。
(責任編輯:嚴毓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