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降血糖切勿操之過急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漫長,患者不僅要面對疾病,而且還要面對來自家庭、社會、生活條件等諸多壓力,加之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缺乏,就容易陷入各種各樣的心理誤區,對控制病情極為不利。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誤區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病情不以為然: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癥狀較輕甚至根本沒有癥狀,有的還可能反常地“紅光滿面”,給別人一種“體格健壯”的假象。還有的患者誤認為血糖高些對身體健康并無大礙,故對疾病采取“不以為然”的態度。還有的患者甚至懷疑醫生診斷有誤,拒絕改變飲食習慣和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服藥治療。
降血糖操之過急:有的患者為了更快地“降糖”,便過量、過頻用藥,或過度節食、過度運動,最后造成低血糖,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昏厥。
心情悲觀沮喪: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進入老年的退休者。他們原本夢想著在辛苦一輩子后好好享受生活,快樂地度過晚年。可現在卻不僅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幾乎天天得服藥打針上醫院,同時還深深擔憂病情是否會加重。實際上絕大多數患者在被診斷出疾病后,都會悲觀沮喪上好一陣子,而且難以自拔。
抗拒對立:如果對患者的上述種種負面情緒聽之任之,時間一長便很可能發展至跟醫護人員和家人的情緒對立,甚至抗拒積極治療。此外還有一些患病時間較長、并發癥多且嚴重,而治療效果又不明顯的患者,很可能對用藥或治療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棄地對醫務人員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態度。
藥物萬能 :有的患者認為控制糖尿病只要按時按量用藥,就完成任務了,平時既不控制飲食也不加強運動,其實這樣往往難以將血糖控制平穩。要知道,藥物治療固然重要,但過分依賴藥物甚至迷信藥物卻又是要不得的。糖尿病的發生是在一定的遺傳和環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習慣、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所致。因此,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平衡飲食、控制體重、勞逸結合、調適心理、鍛煉身體、戒煙限酒等非藥物療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要想真正走出這些心理誤區,首先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決心。其次是要不斷地學習有關醫學知識,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要尋求社會各方面的幫助,醫患之間密切合作,以求共同戰勝疾病。
(責任編輯:嚴毓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狀腺結節能否使用散結靈膠囊?
2024-10-27長期服左甲狀腺素鈉片,血糖異常是糖尿
2024-10-27血糖 101 能服用降糖藥嗎?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甲亢的好醫院
2024-10-27市中區治療甲狀腺結節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小孩預測身高 1.45 米,醫院建議
2024-10-27朋友推薦的藥品不知對我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7產后想盡快減重恢復身材可以嗎?
2024-10-27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