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嗎?要注意什么?
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必須要特別的注意,有很多飲食禁忌需要遵守。如果飲食上不進行控制,血糖也會變得不穩定,使病情加重。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端午節雖然過了,但相信不少朋友家里還留有不少的粽子。那么糖尿病人能否吃粽子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糖尿病患者能吃粽子嗎?
粽子非常美味,熱量也會很高。因為粽子是由糯米制作而成,淀粉含量是很高的。剛出鍋的粽子里的糯米非常容易消化,就會使體內的血糖升高速度非常的快。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粽子,但是,有很多注意的事項需要了解。吃粽子也不可以貪多,少嘗上一兩口是可以的,多吃對控制血糖不利。
糖尿病人在吃粽子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等粽子放涼一些再吃
都知道剛出鍋的粽子又粘又膩,是非常美味的。但是熱的糯米在進入人體時,消化會非常的快,這使糖尿病人的血糖很容易升高。如果把粽子放涼一些,糯米就會變硬,消化時間會稍微延長,血糖上升速度也會有所降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涼粽子非常不容易消化,腸胃不好的人千萬不要吃過多的涼粽子。
2、包雜糧粽
粽子大多數是由于糯米包制而成,但是糯米還有很多的淀粉,升糖指數非常的高。糖尿病人如果想吃粽子,最好將雜糧來代替糯米,像一些黃米、紫米都是很好的選擇。相對于用糯米包制的粽子來說,雜糧粽更適合糖尿病人。
3、粽子不要太甜
除了糯米之外,人們為了使粽子更加的好吃,還會往粽子里放很多餡料。在粽子的餡料方面南北是有差異的,北方喜歡吃甜粽,喜歡包一些棗或者豆沙進去,而南方喜歡吃咸粽,放一些肉類、蛋黃。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如果家中有糖尿病人,還是盡量的少放一些比較甜的東西進去,尤其是像棗、豆沙之類的甜餡,一定要盡量避免。
4、煮粽子不要太軟
很多人為了提升糯米的口感,在煮粽子的時候就會刻意的將時間延長。煮的時間越長,粽子就會更加的軟,如果普通人吃下上能夠感受粽子的美味,但是糖尿病患者吃下這種粽子,就會使血糖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高。所以家中有糖尿病人,煮粽子還是煮硬一些。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粽子的,但是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遵守,以上便是4個糖尿病患者在吃粽子時候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羅敏效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促甲狀腺素高對生育有何影響能生孩子嗎
2024-10-21請幫我解讀一下內分泌檢查結果
2024-10-21懷孕一個多月體重減少 9 斤的原因有
2024-10-21甲狀腺功能低下是怎么回事及如何應對
2024-10-21泌乳素高對懷孕有何影響,能懷孕嗎?
2024-10-21血脂 8.3 是否嚴重及是否需要吃藥
2024-10-218 周半兒童體重 50 公斤,晨尿乳
2024-10-21更年期間為何會時不時全身出汗?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空腹血糖6.0正常嗎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