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因素可導致糖尿病足 防治需注意這些
糖尿病足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潰瘍或者截肢,所以糖尿病患者都非常害怕,那么糖尿病足是如何形成的呢?
糖尿病足是如何形成的?
1、神經病變
神經病變可引起足部小肌肉萎縮,由于長期無對抗性牽拉,形成爪狀足趾〔特別是第三、四及五趾〕。這種畸形使跖骨頭成為足底負重的支撐點,由于摩擦,有胼胝形成,極易發生感染及穿透性潰瘍,重者擴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骨炎。由于深感覺消失和關節運動反射障礙,使病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有些關節負荷過度,失去了對多次重復創傷的保護性作用,使關節及關節面變得很不規則,易出現骨折、關節脫位和半脫位,特別是跖趾關節。
2、代謝因素
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而且良好的血糖控制對傷口的愈合也是重要的;血脂代謝紊亂與糖尿病周圍血管疾病是密切相關的;血脂代謝紊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促進周圍血管病變的發生、發展,從而增加了糖尿病足(DF)發生的危險。
3、糖尿病微血管病變
血管病變可導致皮膚營養血流儲備被破壞,也可引起神經營養障礙,加重神經功能損傷,導致潰瘍形成。
4、血管損傷和閉塞
導致損傷組織神經損傷,引起肢體血管的植物神經病變使血管運動減弱,局部組織抵抗力降低,微小創傷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覺障礙,微小的病變不能及時治療,導致傷口迅速擴展。同時由于肢體感覺障礙,還易導致燙傷。
5、既往足部潰瘍或者截肢史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既往足部潰瘍或者截肢史是糖尿病足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6、吸煙
吸煙是糖尿病周圍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大多數人認為吸煙與糖尿病足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7、長期高血糖狀態
由于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血液粘稠度增加,過多的血糖會導致血管變硬、變脆、增厚,血管變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給不足;另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還導致血管炎癥,以上諸多原因,會導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產生閉塞,血液供給嚴重缺失,器官營養不良、代謝不暢,如果身體組織器官長處于這種狀態,很容易導致器官壞死,由于“足”離心臟最遠,血管閉塞現象也相對最嚴重,很容易引發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足部壞死。
8、其他因素
男性、老年、肥胖、患者缺乏相關教育、飲酒、差的精神社會狀況、角膜過度角化癥等因素與足部潰瘍的發生密切相關,另外高血壓也是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
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足?
1、控制血糖達標是減少糖尿病足的前提。
2、定期下肢血管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血管狹窄的情況。目前主要是采用下肢血管多普勒檢查,可以檢測出血管狹窄的情況。
3、做好足部日常護理。生活中不要穿硬的鞋子,鞋底不要太軟太薄,以防硌傷足底;不要穿太緊的皮鞋;洗腳時水溫不要太高,最好別超過40℃;發現下肢麻木、感覺異常、指尖針刺樣疼痛,要及時應用藥物治療末梢神經炎,最好請專科醫生診治;剪趾甲更要小心加小心,因為稍有不慎造成皮膚破損,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結果。
4、經常做足底按摩。可以緩解足部缺血缺氧的情況,但手法要輕緩。
5、飲食上要控制高糖指數飲食的攝入,減少血糖波動。按時服藥或應用胰島素控制好血糖,平時拒絕油膩飲食和高糖指數的飲食,適量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
6、血脂的調控也是十分必要的。脂代謝紊亂是造成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的主要原因,所以也要控制好血脂。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