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一定要注意 長期這樣吃粗糧會致命!
相信大多數糖友都聽過這樣的觀點:粗糧富含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多吃粗糧有利于控制血糖,因此每天只吃粗糧,不吃細糧,這樣才有利于降血糖。其實,糖尿病患者吃粗糧的確有利于身體健康,但長期只吃粗糧而不吃細糧的話,就恐怕會導致更多的疾病了。
粗糧主要包括谷物類(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養麥等)、雜豆類(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等),以及塊莖類(紅薯、山藥、馬鈴薯等)。
吃粗糧的好處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梁東輝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的采訪時表示,粗雜糧的維生素B1含量比細糧要高一些,還含有更多的鐵、鎂、鋅、硒等微量元素,粗雜糧中的鉀、鈣、維生素E、葉酸、生物類黃酮的含量也較豐富。粗雜糧中的膳食纖維是精米的5-10倍。
膳食纖維有降糖作用。纖維進入胃腸后可增加食物的黏滯性,延緩人體對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同時增加飽腹感,使糖的攝入減少,防止了餐后血糖急劇上升。膳食纖維還有降脂、抗饑餓、減肥、通便的作用。
所以,吃粗雜糧可以說是現代生活方式病的飲食治療方案,攝入適量的粗雜糧可避免高蛋白質、高脂肪、高熱量的“三高”飲食結構,有利于肥胖、糖尿病及并發癥的防治。
粗糧不能降血糖
很多糖友也存在誤區,認為粗糧可以降血糖。但實際上,粗糧和細糧含有幾乎等量的熱量和糖分,吃到體內后,無論是粗糧還是細糧對血糖都有升高的作用,只是粗糧里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的結構特性使得糖的釋放沒有細糧那么快速和猛烈。我們應該強調的是粗糧能夠延緩血糖的升高,而非強調粗糧可以降低血糖。
粗糧在胃里的排空速度比較慢,這就會造成一種輕度的飽脹感,使得人們得以減少食物的攝入,從而控制一天攝入食物的總量。因此,減肥的人、血糖和血脂偏高的人適合每天都吃些粗糧。
長期吃粗糧的危害
1、影響蛋白質、脂肪的吸收
由于粗糧中含有的纖維素和植酸較多,每天攝入纖維素超過50克,而且長期食用,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甚至影響到生殖力。
2、阻礙鈣、鐵、鋅、磷的吸收
粗糧中的植酸含量較高。會阻礙鈣、鐵、鋅、磷的吸收,影響腸道內礦物質的代謝平衡;缺鐵和鋅會造成老年人貧血和大腦早衰。
3、減少膽固醇吸收,導致雌激素合成減少
食物中的膽固醇會隨著粗糧中的纖維排出腸道,膽固醇的吸收減少,就會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
4、消化功能減弱
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減弱,吃粗糧多了會腹脹、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時間長了,會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本身腸胃功能不好的糖友更加不適宜。
所以,讓粗糧發揮更好的營養作用,就需要講究吃粗糧的方法。
如何合理地食用粗糧?
1、吃粗糧及時多喝水。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纖維素,就要多喝1倍水。
2、合理搭配粗細糧。只吃粗糧并不一定有利我們的健康,粗細搭配才是合理的膳食,科學研究表明,精制糧與粗糧的比以6:4為最佳。
3、粗糧要細做。粗糧細做可以改善口感,例如,黑米較硬且粗糙,用來煮飯并不太適合,熬粥較好。玉米與面粉混合制成的無糖玉米糕、玉米餅、玉米饅頭、玉米面餃子也可常選食。
4、循序漸進吃粗糧。突然增加或減少粗糧的進食量,會引起腸道反應。對于平時以肉食為主的人來說,為了幫助腸道適應,增加粗糧的進食量時,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超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