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別胡亂用藥 按時服藥是治療根本
糖尿病的存在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很難徹底治愈,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目前流行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學藥、胰島素、中藥三大類。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常用的口服降糖藥:
常見的口服降糖藥
磺酰脲類:主要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而發揮作用,抑制ATP依賴性鉀通道,使K+ 外流,β細胞去極化,Ca2+ 內流,誘發胰島素分泌。此外,還可加強胰島素與受體結合,解除受體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島素作用加強。常用的藥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雙胍類:本類藥物不刺激胰島素β細胞,對正常人幾乎無作用,而對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顯。不影響胰島素分泌,通過促進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降低肝糖原輸出,延遲葡萄糖在腸道吸收,由此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α糖苷酶抑制劑:競爭性抑制麥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斷1,4-糖苷鍵水解,延緩淀粉、蔗糖及麥芽糖在小腸分解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胰島素增敏劑:通過提高靶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島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謝及脂質代謝,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單獨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與其它類口服降糖藥合用,產生明顯的協同作用。
非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類抗糖尿病類藥物,對胰島素的分泌有促進作用,其作用機制與磺酰脲類藥物類似,但該類藥物與磺酰脲受體結合與分離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島素早時相分泌,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
糖尿病用藥要避免5個錯誤
1、看別人用什么藥自己也用什么藥。治療糖尿病要根據糖尿病類型、患者體型、高血糖類型、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齡等來選藥。如,根據糖尿病類型選藥,1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島素、二甲雙胍、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等;2型糖尿病可用二甲雙胍、胰島素促泌劑、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素等;妊娠糖尿病應用胰島素;而其他類型的糖尿病要先治療原發病再加上口服降糖藥或用胰島素。
用什么藥還要看患者的體型,如果是肥胖型患者,可用二甲雙胍;瘦型患者可用磺脲類降糖藥。不同患者血糖高出現的時間不同,如果餐前不高、餐后高,可用糖苷酶抑制劑加其他口服降糖藥;如果餐前高、餐后更高,則要用磺脲類、非磺脲類、二甲雙胍、 a-糖苷酶抑制劑。
另外,還要根據患者年齡選藥。兒童糖尿病患者多為1型,可用胰島素、二甲雙胍;老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等下降,常出現重復用藥、遺漏用藥和低血糖等問題,可用一日一次的緩控釋制劑。為了防低血糖,老人還要慎用作用太強的降糖藥。
2、迷信進口藥、貴藥、新藥。評價藥物的好壞,要看其有效性(療效如何)、安全性(副作用的大?。?、經濟性(價格是否合理)、適用性(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方便),而不能以是否為新藥、進口藥、貴藥為標準,更不能盲目排斥國產藥、便宜藥、老藥。
3、擔心二甲雙胍傷胃不敢吃。二甲雙胍對胃腸道的副作用主要出現在用藥的最初一兩周,如果餐中或餐后服用,會大大減輕不良反應,用一段時間可慢慢耐受。二甲雙胍不經肝臟代謝,所以沒有肝毒性,也不損傷腎臟。二甲雙胍是臨床首選的降糖藥物,原因之一就是其安全性好。二甲雙胍除了具有降糖作用之外,還可以持續控制體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控制心血管風險。
4、不按時服降糖藥。降糖藥的服藥時間很有講究,如磺脲類和非磺脲類藥物要在餐前30分鐘服,雙胍藥要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劑要在吃第一口鈑時服,格列酮類在餐前、餐后均可服用。
5、漏服藥想起來就補服。漏服藥可引起血糖波動,或讓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漏服藥該如何補、什么時間補,都很有講究。如果漏服的是磺脲類藥物,且已接近下一頓飯,就不用補了;如果是雙胍類藥,想起來就要及時補;如果是糖苷酶抑制劑,飯中、飯后可以補上,飯后過很長時間就不用補了;如果是一天一次的藥,中午想起來可以補,晚上才想起來就不用補了,要出門或運動前不用補。為了防止漏服藥物,老年人可以備一個特制的藥盒,或者設計一個服藥日歷。
糖尿病用藥注意事項
1、長期服用某一制劑時,可漸見無效,則須及時換用另一制劑。
2、注意藥物配伍,以合理使用劑量或慎用、禁用某些藥物。如磺脲類與雙脲類同時使用可增強降血糖作用。磺脲類與下列藥物同時使用時,降血糖作用增強:水楊酸及其鹽類、氨基比林、保泰松、磺胺藥、胍乙淀、利血平、可樂寧、心得安、四環素、氯霉素、消炎痛等;與下列藥物同時使用,其降血糖作用將減弱:異搏定、硝苯吡啶、利尿劑、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雌激素、利福平、巴比妥、氯丙嗪、口服避孕藥等。
3、口服降糖藥,適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在單純飲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較高時,不能用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以免因無效而貽誤病情。
4、應定時、定量遵醫囑服用,且須作服藥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藥名、劑量及增減情況、服法、服藥后反應、血糖及尿糖檢查結果、飲食情況。
(責任編輯:徐穎欣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月經期太長是否意味著進入更年期
2024-10-21寶寶體重算輕嗎如何判斷
2024-10-21小孩通常在幾歲開始發育
2024-10-21骨堿性磷酸酶和鋅過高意味著缺鈣嗎?
2024-10-213 個月寶寶體重未增加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甲狀腺相關疾病有哪些
2024-10-21小孩子多汗究竟是不是患病的表現
2024-10-21全身不適,又癢又痛一月余,喉頭水腫,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