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也會致1型糖尿病?誘發1型糖尿病的三大因素
1型糖尿病,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于各種年齡。因此,有許多父母親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得1型糖尿病,尤其是那些自身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那么,導致1型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免疫介導性
100%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臨床前期都會出現至少一種與B細胞有關的自身抗體如ICA、IAA、GAD以及酪氨酸磷酸酶抗體等。胰島素抗體(IAA)是1型患者最先出現的抗體,如果持續陽性,以后發展成糖尿病的幾率較大。但是目前不清楚它是一個免疫損傷的標志物還是預測因子。
1型糖尿病發病初期有一半左右患者仍能檢測到這些抗體,有許多父母就很擔心,如果孩子這幾種抗體或其中一種抗體陽性是不是就一定會得糖尿病呢?資料表明,免疫缺陷的人群大約有10%左右會發展成糖尿病,這說明免疫缺陷只是基礎,真正起很大作用的是后天因素。另外胰島素釋放試驗顯示胰島素釋放減少者,也應預防1型糖尿病。
二、遺傳因素
1型糖尿病存在遺傳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代親屬,指兄弟姐妹及子女,他們較一般人群發生糖尿病的危險高10倍。目前和1型糖尿病關系最緊密的是白細胞相關抗原HLA-II類分子,HLA是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位點,該區域的基因變異和1型糖尿病的遺傳密切相關。
當基因表達HLA-DR3,DQ2或DR4,DQ8組成的單倍體時,90%會發展成為1型糖尿病。因此當父母親不放心時可以去查查孩子的HLA基因型。
三、環境因素
雖然一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級親屬相對于一般人患病率高,但還是有95%-97%的幾率可不發生糖尿病,這說明環境因素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和發病有關,臨床也見到一些孩子發病和病毒感染相關的現象,例如一次上呼吸道感染就可誘發,提示生活中需要盡量避免病毒感染。
除了以上三大因素以外,還有研究表明,早期使用谷類或麩質食物會增加1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因此要注意在幼兒階段盡量減少谷物類、麩質食物的攝入;飲用牛奶對1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的研究結論不一,為了慎重起見,還是盡量不要過早飲用牛奶。
另外年齡因素也很重要,1型糖尿病的高發年齡階段為11~14歲,在這個年齡段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環境因素的影響,盡量避免上述環境因素的暴露,減少患病幾率。除了兒童之外,實際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發生在一生中各個年齡段,特別是更年期。1型糖尿病的第二個特點是發病一般比較急驟,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體重急劇下降等癥狀十分明顯,有的患者首發即有酮癥酸中毒。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促甲狀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婦血糖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代謝綜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強化血糖監測?
2024-10-22內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42 天女寶寶的正常身高范圍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鈣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會經歷更年期?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