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誘因多 規律生活方式是預防關鍵
糖尿病的出現讓很多的人失去了健康的生活,因為患者的稍微不注意,都會導致血糖的不斷加重情況出現,所以很多的人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這樣可以在生活中盡量的避免一下,那么,1型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1型糖尿病病因: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報告雙親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發病率為4%~11%;兄弟姐妹間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發病率為6%~11%;同卵雙生子1型糖尿病發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與1型糖尿病: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對染色體短臂上,為一組密切連鎖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類基因編碼。Ⅰ類基因區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編碼的抗原分子存在于全部有核細胞的表面,負責遞呈外來抗原給CD8的T淋巴細胞;Ⅱ類基因區域主要包括HLA-DR、HLA-DQ和HLA-DP3個亞區,分別編碼DR、DQ和DP抗原,存在于成熟B淋巴細胞及抗原遞呈細胞表面,負責遞呈抗原給CD4細胞;Ⅲ類基因區域編碼包括某些補體成分在內的一些可溶性蛋白,如C2C4A、C4B、腫瘤壞死因子(TNF)和熱休克蛋白(HSP)等。HLA通過主要組織相溶性復合體(MHC)限制,參與T淋巴細胞識別抗原和其他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耐受的形成和維持,在識別自身和異己、誘導和調節免疫反應等多個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一級預防措施包括:
健康教育糖尿病的人群預防是病因預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對公眾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會對糖尿病危害的認識,教育對象不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屬,還著眼于以預防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個社會提高對糖尿病危害的認識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預防和控制肥胖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險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壓肥胖者,減輕體重就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肥胖者應嚴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過分攝取。加強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經常性的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減輕體重,增強心血管的功能,從而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治療1型糖尿病應該注意什么?
首先,治療1型糖尿病一定要積極,因為1型糖尿病是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疾病,一定要多加的注意治療和控制。其次,飲食熱量分布合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分配合理。每餐均有谷類、肉類、油類,且要定時定量,這有利于減緩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島素的釋放。一段時間以后,若血糖仍然不降,則飲食應作調整。
此外,一定要運動鍛煉和休息體育鍛煉的方式以步行鍛煉為主,包括慢跑、騎自行車、健身操、打太極拳、游泳及家務勞動等活動。運動原則:根據年齡、性別、體力、病情及有無并發胰島素治療及飲食治療等情況決定,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量,持之以恒。最后,虛弱的病人應增加臥床時間,同時可指導病人進行床上肢體活動,促進病人肢體血液循環。對1型糖尿病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給制定飲食計劃和運動計劃,使其合理而有規律。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