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糖”腳丫需細心呵護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 沈潔
糖尿病足是由于持續高血糖或反復血糖波動引起的血管與神經病變,走起路來會覺得疼,皮膚會失去感覺,易產生傷口或潰瘍,甚至發生感染和壞疽,嚴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達40% 。其實,通過正確的護理,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控的,為了讓病友們更好的認識和護理自己的雙足,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沈潔將詳細講解糖尿病足如何做好日常生活的各種護理。
對照癥狀盡早發現
大部分患者足部初期出現了對疼痛,溫度感覺遲鈍時,自己是不知道的,有的患者甚至發現襪子鞋子有滲血滲液時才知道自己的腳破了。那如何才能盡早發現并積極預防呢?
沈潔指出,糖尿病患者可以對照自己,看看是否存在以下情況:雙足下肢發涼腫脹,腳下垂時,顏色會逐漸變成紫紅色發冷伴有麻木,疼痛或感覺遲鈍,甚至消失;不走路時沒有明顯不適,但一走路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而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甚至發現有肌肉萎縮,足部畸形。若出現如上癥狀,則需盡快就診。沈潔說,很多糖尿病病足患者,因治療不及時或方式不當,導致足部腳趾腐爛,需要切除腳趾或截肢。因此對糖尿病病足不能大意,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泡腳小心燙傷
如果僅僅是因為沒注意保暖引起足部發涼,那么熱水泡腳確實能起到改善足部血液循環的作用。而糖尿病患者足部發涼往往是因下肢血管和神經病變造成,熱水泡腳并不能改善循環,而且極易出現燙傷。為避免燙傷和感染,建議洗腳前檢查水溫,水溫以正常的體表溫度(37℃左右)為佳,洗腳時間控制在 5~10分鐘即可。
另外,沈潔主任建議用毛巾擦腳時不要大力摩擦,但要仔細擦干。尤其是腳趾之間,要盡量保持干燥,避免孳生致病菌。擦腳用的毛巾最好為白色,以便及時發現是否有血跡或者膿跡。
滋潤足部防干燥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經病變,出汗減少,足部皮膚干燥,特別是足跟部容易出現皮裂,并可進一步形成潰瘍,繼發感染。沈潔建議病人應平直的剪趾甲、腳部干燥皮膚應使用羊脂油類潤滑劑和護膚軟膏滋潤雙腳,并輕柔而充分按摩皮膚。
如果是汗腳的情況,出汗過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議在洗腳時用醫用酒精擦拭腳趾縫,還可以在洗腳水中加少量醋,因為酸性環境不利于真菌生長。
選擇合適的鞋襪
糖尿病病足患者應避免赤足在室內外行走或赤足穿鞋,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對糖尿病足患者來說,非常必要。沈潔指出,糖尿病足患者日常用鞋要選擇平底鞋,不要買高跟或尖頭的鞋,也不要買聚乙烯的或塑料的鞋子,因為它們不透氣、不合腳,過緊、邊緣粗糙和接縫不平的鞋也不適合。最好選擇晚上去買鞋,因為這時的腳最大。換了新鞋要逐漸適應,建議前幾天只穿一小時,然后仔細檢查雙腳看是否有磨腳的現象。
沈潔建議,襪子每天更勤換,而且要選擇舒服松軟的襪子。最好是棉襪、羊毛襪等,不要穿不透氣的絲襪和尼龍襪。襪子大小要合適,上口不能緊,否則會影響腳的血液循環。
傷口處理要及時
如果腳不慎受傷或磨破、裂開,小傷口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輕輕拭干,不要涂深色藥物,如龍膽紫、紅藥水,因藥品的顏色會覆蓋傷口感染的征兆;避免使用碘酒等強刺激的消毒劑用醫用敷料覆蓋;每天更換敷料。如果傷口在1-2天內沒有好轉跡象,或局部出現紅、熱、腫等表現,即使感覺不到任何疼痛,實際上已經發生了感染,應立即去正規醫院找專業人員處理。
想要護理好自己的“糖”腳丫,控制血糖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調整好飲食習慣,監測血糖,根據血糖變化調整胰島素劑量,將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綜合管理有利于局部病變的恢復。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通訊員:陳曉霖)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亞甲炎服甲潑尼龍片一月后渾身疼怎么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