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1型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們一直關注的是2型糖尿病,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呼吁,應該提高公眾對1型糖尿病的認識,消除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學和就業歧視,1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強對自身的管理,做好血糖監測。
1型糖尿病發病早
1型糖尿病是一種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所導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終身性疾病,雖然目前尚沒有有效的手段根治1型糖尿病,但通過胰島素替代治療不但可以挽救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還可以嚴格控制高血糖來預防并發癥,維持正常壽命。
1型糖尿病發病年齡多在20歲以下,但也會有成年發病的病例。1型糖尿病發病后必須用胰島素努力治療,否則會出現酮癥酸中毒,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導致死亡,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上世紀末,WHO組織的全球青少年兒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的發病率約為0.6/10萬人,但由于人口基數大,且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增長非常迅速,全國患者病例數很龐大。
許多1型糖尿病患者隱瞞病情
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擁有正常的壽命外,還可以追求、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丹麥的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從2歲開始注射胰島素治療,迄今已經70年,患者并未發生并發癥。近期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國際糖尿病聯盟合作開展的一項中國1型糖尿病研究項目調查顯示,中國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死亡率遠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還面臨著許多其他挑戰:社會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視現象,致使他們中的一些人失去了上學、就業、享受婚姻生活的機會;持續的治療費用還給很多患者家庭帶來長期的經濟負擔。
在“廣東省1型糖尿病轉化醫學研究”中期成果匯報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李津醫生介紹說,1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規范化管理,包括自我血糖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定期隨診、各種并發癥定期篩查等,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與1型糖尿病發生有關的因素
今年兒童患1型糖尿病的概率比往年要高,可能與配方奶粉有關系,它的發生常與某些感染有關或感染后隨之發生。常見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腦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發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決定。
若兩個人(如同胞兄弟或姐妹)暴露于同樣的病毒感染,可能表現為病毒抗體的相同升高,然而糖尿病可能僅在一個人身上發生,這可能是由于內在的遺傳易感因素的差異。易感性可能意味B細胞對某一病毒特定劑量的敏感性;或對某一表達在B細胞病毒抗原或輕微B細胞損害過程中釋放的自身抗原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的傾向性。
最近有一些研究報告出生后3個月內用牛奶或牛奶制品配方喂養的兒童發生1型糖尿病的危險性較高,引起不少關注。研究認為牛奶中某些蛋白質成分可能是導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如牛血清白蛋白,已在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檢測到針對牛血清蛋白的抗體,該抗體能與胰島B細胞溶解物中的分子量69000蛋白質發生沉淀。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