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運動需預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但往往沒有引起糖友的注意,如若不小心患上糖尿病足,很有可能面臨截肢的危險,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講糖尿病足的相關知識,幫助糖友了解如何護足。
警惕小潰瘍早治免截肢
我國糖尿病人的發病率超過10%,全國有糖尿病人過億,而糖尿病足正是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之一。據統計,在“糖友”中,糖尿病足的發生率約60%-70%。
專家說,導致糖尿病足有兩大原因:血管閉塞和神經病變。當糖尿病病人的病程比較長,加上血糖控制不好時,就容易引起下肢血管閉塞、缺血,繼而雙腳不知疼痛、不知瘙癢、無法感知溫度等一系列癥狀。
對于糖尿病人來說,要每天檢查足和下肢,看看足趾間、足底是否有創傷、發紅、感染、磨損、流液、腫脹和擦傷。如不能看見自己的足底,可以使用一面鏡子或請別人幫忙。發生足部外傷或感染時,應及早去醫院治療。
糖友護足避免三誤區
誤區一
“小傷”沒事。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最初的足部潰爛多緣于搔抓皮膚潰破、水皰破裂、燙傷、凍傷、碰撞傷、修腳損傷、新鞋磨破傷等小范圍、局部皮膚損傷。這些小傷往往不會引起患者的重視。他們常常相信自己的愈合能力強,認為簡單處理甚至不處理也能很快愈合。其實,這樣往往失去糖尿病足最佳的治療時機,并可使病變范圍增大、潰瘍加深、感染加重,甚至出現足部壞死,輕者截趾、截足,重者高位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二
腳沒破,就不是糖尿病足。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者,下肢血管神經損傷就會逐漸加重。雖然下肢曾經出現過破潰并很快愈合,但這并不代表以后也會如此。因此,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必須時刻注意足部防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傷發生。
誤區三
自己換藥,省錢省力。糖尿病足破潰后早期正確處理非常關鍵,通過專科醫師的傷口處理、血糖調節及改善微循環治療后,傷口可很快痊愈,能避免截肢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而很多病人在早期自己治療,由于處理不當,傷情迅速發展,感染很快波及全足。這將需要長期換藥并進行多次手術才能修復,即使修復了也很難保住患足。
足部運動可預防
預防糖尿病足,患者除了要積極控制好血糖外,每天堅持小腿和足部運動30~60分鐘,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預防足部病變。糖友可嘗試一些足部的運動方式,如行走運動、提腳跟——腳尖運動、彎膝——下蹲運動、甩腿運動等。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保暖,要經常用溫水泡腳。預防足部皮膚的損傷,外出時不要穿涼鞋,穿新鞋時,第一天不超過半小時,檢查足部有沒有被擠壓或摩擦。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