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良習慣小心招致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的中青年也會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家族遺傳外,最關鍵的就是與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講哪些壞習慣和糖尿病有關。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有9200萬名糖尿病患者和1.48億名糖尿病前期患者,每10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糖尿病可導致腦中風、失明、冠心病、腎衰等嚴重并發癥。據介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約占全部糖尿病人數的5%,并且每年都在增多。臨床上11歲至14歲(即青春期和圍青春期)是兒童糖尿病高發年齡。而肥胖、不良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是導致兒童和青少年患Ⅱ型糖尿病人數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不良習慣易致糖尿病
1、不吃早餐,晚上突擊一頓。這是現在上班族的通病,早上起得晚空著肚子去上班,中午在食堂隨便打發一下,晚上下班回家,再惡補一頓。一日三餐是生理需要,如果飲食不規律,血糖一直在波動,容易出現糖代謝紊亂,久而久之,會導致胰島素抵抗,糖尿病也就隨之而來了。
2、吃得多,動得少。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高脂肪、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吃得太多,尤其是上班族,大部分時間是坐著的,今天應酬,明天聚餐,吃得多,運動量少,脂肪堆積,人就越來越胖,患糖尿病的風險就增加了。
3、飲食過于精細。很多人喜歡把各類食物精細加工后吃,比如把飯煮成粥,把菜和肉燉得很爛。雖然,這樣吃很美味,也有助于消化,但這種做法,反而容易升高血糖。
4、抽煙、喝酒。糖尿病患者,有抽煙、喝酒,血糖往往也是比較難以控制的。
5、熬夜、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也是誘因之一。
6、喜歡喝含糖飲料。馬俊財提醒,比如有的小孩,平時幾乎不喝開水,只喝飲料,這也是有可能誘發糖尿病的。
健康生活方式可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消除危險因素,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預防大部分糖尿病。糖尿病多出現在成年人身上,但起因往往是來自于青少年時期養成的不良習慣,如長時間靜坐、高熱量膳食、超重或肥胖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累積對健康的損害,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等慢性病。積極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或延緩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采用中等強度的全身有氧運動,如快走、跳舞、游泳、騎車等,每天運動30分鐘,可將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降低40%。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有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