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據了解,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發生糖尿病腎病,嚴重者還會引發腎衰竭。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卻從未尿常規,直到病情十分嚴重才發現。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講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
認識糖尿病腎病的“三低誤區”
1、知曉率低,許多人還不知道糖尿病能引起腎臟的損害。腎病的出現會加重糖尿病患者原有的病情,并能引起或加重心、腦、眼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患者往往等到出現浮腫、泡沫尿等癥狀時才就醫,失去了最佳的控制時機。
2、治療率低,引起糖尿病腎病的罪魁禍首還是慢性高血糖。但是在臨床上許多糖尿病患者不按時服藥,憑自我感覺隨意加減藥物,甚至在“感覺良好”時自行停藥,延緩或加重了病情。
3、控制率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往往比一般的腎臟疾病更加棘手。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治療不達標,不能堅持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都會加重腎臟的損傷。一旦進入大量蛋白尿階段,將會出現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
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主要包括:
糖尿病腎病出現蛋白尿時應與腎小球腎炎、原發及繼發性腎病綜合征、尿路感染、高血壓腎損害等相鑒別;有高血壓時應與原發性高血壓及繼發于其他內分泌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嗜鉻細胞瘤等的高血壓相鑒別;水腫應區分是心源性、肝源性、腎源性或營養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水腫;貧血應與血液系統疾病相鑒別。
臨床常見的容易誤診為糖尿病腎病的疾病及其特點如下。
1、高血壓性腎臟疾病:腎血管的病變程度和高血壓程度及病程密切相關。早期可無任何臨床表現,隨病程的進展可出現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總量很少超過1g。可有血尿,多為鏡下血尿,少見透明和顆粒管型。隨病程進展腎功能失代償,腎功能濃縮受限,可出現多尿、夜尿、尿密度下降。當腎功能進一步減退時,可出現尿量減少,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明顯低于正常,最終出現尿毒癥。
2、心力衰竭:當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時腎臟瘀血,可出現尿量減少,夜尿增多、蛋白尿和腎功能減退,可有心力衰竭及各臟器慢性持續瘀血引起的其他癥狀和相應的體征。
3、慢性腎小球腎炎:多數起病隱匿,病程冗長,具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腎功能不全等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病程持續一年以上,除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者應考慮該病。
4、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一般有典型的尿路刺激征和尿液異常,診斷不難。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癥狀不明顯,可有不明原因的發熱、腰酸、乏力,尿常規無明顯改變或尿液異常間歇出現。
5、腎病綜合征:臨床卜表現為大量蛋白尿(3~3.5g/d)、低蛋白血癥(≤30g/d)、水腫和高脂血癥四個特點,即可作出腎病綜合征的診斷;若僅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不伴有高脂血癥也可考慮診斷,因可能在病程早期所致。應鑒別原發腎病綜合征和繼發腎病綜合征,繼發腎病綜合征常伴有全身癥狀(如皮疹、關節痛、各臟器病變等)、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血IgG升高、血清補體下降等。而原發腎病綜合征罕見,腎活檢可明確。
6、水腫:應區分是何原因引起,腎源性水腫從眼瞼、顏面開始而延及全身,發展迅速,軟而移動性大,臨床上可伴有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眼底改變。心源性水腫從足部開始向上延及全身,發展較緩慢,水腫較堅實且移動性小,伴心功能不全病征。肝源性水腫主要表現為腹水,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兩方面。
一旦發現糖尿病,請立即把握治療時機開始使用具有保護心、腎作用的藥物,同時控制血糖和血壓、選擇低蛋白飲食、服用降脂藥物,避免嚴 重并發癥的發生;應定期檢查尿中白蛋白數量,以便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糖尿病患者出現生命危險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及時對糖尿病腎病進行護理與調養, 希望患者朋友們能夠提高對各種糖尿病并發癥提高認識,有效地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