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也就是說任何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糖藥物也不例外。臨床常用的降糖藥分六大類,各類降糖藥物的副作用也不盡相同。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講降糖藥的副作用,以及降低這些降糖藥副作用的方法。
各類降糖藥的副作用有哪些?
磺脲類:包括格列本脲(優降糖)、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喹酮(糖適平)、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美脲等。此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及體重增加,其他少見的副作用有皮疹、過敏反應、白細胞減少等等。
格列奈類:包括諾和龍(瑞格列奈)、唐力(那格列奈)等。其副作用也是低血糖,但發生率低而且程度輕;其他副作用罕見。
雙胍類:包括二甲雙胍和苯乙雙胍。主要副作用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反應,其他少見的副作用有“乳酸酸中毒”及“營養不良性貧血”。“乳酸酸中毒”雖然罕見但后果十分嚴重,其癥狀表現為乏力、呼吸深快、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多見于服用苯乙雙胍且合并心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而二甲雙胍則極少引起乳酸酸中毒。
α-糖苷酶抑制劑:包括拜唐蘋、倍欣等。此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如腹脹、排氣增多,偶有腹痛、腹瀉。
胰島素增敏劑:包括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少數人服用后可導致水鈉潴留,引起顏面及下肢浮腫、加重心衰。此外,此類藥物還可能引起肝功異常。
二肽基肽酶-4(DPP-IV)抑制劑:如沙格列汀、維格列汀、西格列汀等。此類藥物比較安全,單獨應用不增加低血糖風險,不增加體重。缺點是價格較高,尚未進入醫保。
在降糖藥物引起的各種副作用中,最常見的當屬低血糖,輕度低血糖表現為心慌、出汗、有饑餓感癥狀,而嚴重的低血糖可以導致昏迷甚至死亡;其次是胃腸道反應,而其他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比較少見。
聯用降糖藥可減副作用
聯合用藥可使每單藥的用藥劑量減少,避免了因用藥劑量過大帶來的副作用。此外,將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聯用,它們彼此可以取長補短,提高降糖作用,減輕或抵消副作用。美國內分泌學會、美國內分泌醫師學會在其糖尿病治療指南上,在基于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數值上,把糖尿病患者分成三種層面,以此來劃定需要聯合治療的人群:
1、HbA1C介于6.5~7.5%間的患者可采用單藥治療。但,如3個月內降糖效果仍不理想的,則需要加入第二種或第三種藥物進行聯合治療。
2、HbA1C介于7.6~9%間的患者就應進行聯合治療。
3、HbA1C超過9%的患者就可能需要3種藥物治療,或聯合胰島素治療,再或者直接注射胰島素。
聯用藥物需作用機制不同
在進行藥物聯合治療時,須選擇兩種或三種選擇作用在不同環節的藥物。比如,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促分泌劑和磺脲類(或非磺脲類),它們都作用在β細胞來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則不主張它們進行藥物聯用。
此外,也不主張同一大類的藥物進行聯合,否則,只是增加了藥物劑量,而不是真正的聯合。比如,達美康與消渴丸進行搭配,對藥物機理不熟悉,因為消渴丸含有格列苯脲的,達美康是磺脲類第二代中的藥物之一,它們的搭配,實際上是增加劑量,并不是藥理機制上的聯合治療。
糖友聯合治療應注意低血糖
使用藥物聯合治療時,需警惕低血糖的產生。比如二甲雙胍與傳統磺脲類組合,這種組合可以明顯協同加強降低血糖的強度,是最常見也最價廉的組合。如二甲雙胍與格列苯脲、二甲雙胍與格列吡嗪或格列奇特等等。單用二甲雙胍一般不會產生低血糖,但因為磺脲類藥物常常會發生低血糖反應,所以組合后雖然降血糖的能力得到加強,但同時也意味著低血糖的發生率可能會更高。
其次,如果用于聯合治療的兩種藥物都需要經過腎臟代謝,此時,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減退的病人則需要注意這些藥物有沒有增加腎臟的負擔。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