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使用知多少?常見的6個胰島素治療誤區
注射胰島素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在國內,許多患者由于對胰島素的認識存在誤區,從而直接導致了治療時機的延誤。那么究竟哪些糖友需要注射胰島素?注射胰島素的時候又應該警惕哪些誤區呢?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六類糖友最使用胰島素
1、I型糖尿病患者
這種類型的糖尿病患者體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被完全破壞,徹底喪失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如果不通過注射的辦法向體內補充胰島素,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代謝紊亂如酮癥酸中毒,并進而發展至昏迷和死亡。所以,對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首先用來救命;然后是治病,即通過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減少慢性并發癥。
2、早期II型糖尿病患者
有研究證實,新診斷的I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為期兩周的強化胰島素治療,能夠讓部分患者在3年內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就能維持理想血糖水平,短暫擺脫任何藥物。所以,剛被診斷I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食和運動治療的效果不好,最好使用胰島素進行短期強化治療,可讓患者的胰島β細胞充分休息一段時間,之后能更好地分泌胰島素。
3、久病II型糖尿病患者
多年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們,II型糖尿病患者大約在患病8—10年左右就不能僅靠口服降糖藥來控制血糖了。如果這個時候不采用胰島素治療,血糖就難以得到滿意的控制,由高血糖所導致的糖尿病并發癥就會出現明顯的進展。所以,為減少并發癥、延長患者壽命,當II型糖尿病進展到一定的階段,也必須用胰島素。
4、有并發癥II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其他疾病或者狀況可能引起致命性的代謝紊亂,比如需要做大手術、遭受嚴重創傷、伴有嚴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他們可能會發生酮癥、酮癥酸中毒或非酮癥性的高滲昏迷,危及生命。二是其他疾病會引起口服降糖藥蓄積中毒。比如肝腎功能不全或者嚴重缺氧(比如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因為口服降糖藥在體內代謝不暢,可使藥物蓄積,副作用加重。
5、患糖尿病的孕婦
雖然口服降糖藥物可以控制糖尿病孕婦的高血糖,但藥物對胎兒是否有影響卻沒有臨床試驗的證據。而胰島素是生物體內自然的激素,它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糖尿病孕婦當血糖高到依靠飲食和運動而不能控制時,必須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保證母嬰安全。
6、胰腺嚴重損害的患者
一些患者因胰腺疾病(如嚴重的胰腺炎、血色病、胰腺創傷,或因胰腺的腫瘤切除胰腺使胰腺中分泌胰島素的胰島受到損害)而導致胰島素的嚴重缺乏,這樣的患者也必須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常見胰島素治療誤區
誤區一:“打了胰島素會成癮”,因此拒絕胰島素
不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存在諸多偏見,甚至認為胰島素注射后會成癮,拒絕胰島素,喪失了治療機會從而造成嚴重的并發癥。許多患者認為2型糖尿病不應該注射胰島素。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除1型糖尿病外,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況需要應用胰島素:(1)經足量口服降糖藥治療后,血糖仍未滿意控制者;(2)合并急性并發癥;(3)合并嚴重的慢性并發癥;(4)合并有嚴重的疾病;(5)感染;(6)手術和應激;(7)妊娠等。
以上這些情況使用胰島素多數是暫時性的,將急性狀態消除后仍可改用口服藥。而對那些本來對口服降糖藥失效的患者,使用胰島素一段時期后,一方面消除了高葡萄糖毒性;另一方面可以讓胰島β細胞得到休息和恢復,可能重新喚起胰島β細胞對口服降糖藥的反應性,這時可考慮改用口服降糖藥。當然,如果自身β細胞功能完全衰退,或者上述合并情況不能去除,就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了,可見打胰島素會上癮純屬無稽之談。
誤區二:使用胰島素意味著病情嚴重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長期不控制,不僅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患某些癌癥的風險。通過單獨或者聯合使用胰島素的方法,血糖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進而降低上述患病風險,根本不會使糖尿病本身更嚴重。
誤區三:注射胰島素使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增多
其實,任何降糖藥物過量均有可能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如果有些病人容易發生低血糖,可以應用長效胰島素,因為長效胰島素相對于其他胰島素來說,發生低血糖的幾率更小,比較安全。另外,患者也可以學習預防低血糖的方法,這樣可以積極應對萬一出現的嚴重反應。
誤區四:胰島素導致并發癥
事實上,并發癥和胰島素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患2型糖尿病的時間越長,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越大,也越需要使用胰島素。相對于不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來說,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反而要小一些。
誤區五:注射胰島素很可怕,也很疼
目前注射胰島素用的專用針頭都有光滑的外涂層,而且針頭非常細,因此注射時幾乎不會感覺到疼痛。另外,胰島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如腹部)神經末梢非常少,這進一步減少了疼痛的可能性。在最開始注射的時候,可能會感覺有些可怕,但當注射胰島素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時候,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感覺。
誤區六:使用胰島素就不能用其他口服降糖藥了
目前,常用的胰島素有短效、中效、預混、長效之分,另外還有經過改造的胰島素類似物等等。不同時效的胰島素可以和不同類型的口服降糖藥搭配使用,從而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例如,胰島素+雙胍類藥物聯用,可以減少胰島素劑量、防止體重增加;胰島素+糖苷酶抑制劑聯合使用,可以“消峰去谷”控制餐后高血糖、減少餐前低血糖;而白天服用胰島素促泌劑,晚上注射一次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則可以在減少促泌劑劑量、保護胰島細胞功能和減少注射次數、提高治療依從性之間達到一個和諧兼顧的折中點。所以說,注射胰島素的同時服用降糖藥物也是常用的藥物治療方案。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