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正確控制血糖 避開7個飲食誤區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病情的特殊性,對飲食總是特別注意,這一點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有些時候,太過注意反倒鉆進了牛角尖,一不小心掉入誤區。避開誤區,糖尿病患者又應該從飲食中攝取什么營養比較好呢?
糖尿病患者飲食誤區
誤區一:吃得越少越好
適當地減少飲食量,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重要舉措,但是這種限制應該建立在保證能量需求的基礎上。如果不能提供獲得足夠熱量的食物,必然會導致營養不良,從而出現頭昏眼花、疲乏無力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因肝臟、胰腺功能障礙而加重病情。
誤區二:為避免血糖升高而少吃或不吃主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怕血糖升高不敢吃主食,采用饑餓療法控制血糖,這種做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非常危險,嚴重者會造成低血糖昏迷。其實,如果在合理控制熱能 的基礎上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僅不會造成患者的血糖升高,還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受量。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維持合理的飲食結構,而不 是單純地挨餓或不吃主食。
誤區三: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血糖生成指數較低,因此有些糖尿病 患者大量吃粗糧,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如果長期以粗糧為主,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并影響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 不利。因此,主食應粗細搭配,粗糧與細糧的最佳比例為4∶6。
誤區四:無糖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雖然無糖食品不含蔗糖, 但也不能隨便吃,因為無糖食品本身由含淀粉的食物制作而成。比如“無糖蛋糕”、“無糖湯圓”只是沒有放入蔗糖而已,做蛋糕和湯圓的面粉和糯米粉經過消化 后,仍會分解為葡萄糖。所以,即使是不含蔗糖的食品也不要多吃,否則仍然會引起血糖升高。還有,“無糖酸奶”、“無糖奶粉”中雖然用木糖醇代替了糖分,但 奶粉中原有的乳糖并沒有減少,乳糖經消化后仍可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
誤區五:限制飲水量
糖尿病患者喝水多其實是體內缺水的表現,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患糖尿病后限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療糖尿病,反而會加重病情,可引起酮癥酸中毒或高滲綜合征,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少數嚴重腎功能障礙、水腫患者,才需要適當限制飲水。
誤區六:注射胰島素就不用控制飲食了
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平穩地控制血糖,胰島素的使用量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可以調整,如果不控制飲食,血糖水平會更加不穩定。因此,胰島素治療配合飲食治療非常必要。
誤區七:吃多了可以加大降糖藥的劑量來緩解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感到饑腸轆轆時常忍不住多吃飯,飯后他們可能采取自行加大服藥劑量的方法,誤認為進食量增加了,多吃點降糖藥就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 實際上,這樣做不但會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負擔的同時,還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血糖的穩定。
那么糖尿病患者應該補充什么營養呢?
α硫辛酸α硫辛酸是一種存在于線粒體的類似B族維生素物質,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同時它還參與機體某些重要的生化反應。在德國,硫辛酸早已被用于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在俄羅斯、美國等其他歐美國家,這一作用也得到普遍證實。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硫辛酸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的利用,還能延緩腎臟損害。一般用量為每日一到兩次,每次600毫克。
α硫辛酸在體外僅少量存在于馬鈴薯、菠菜及肉類中,因此若要補充足夠的硫辛酸,最好是選擇已萃取好的營養補充品。
鉻鉻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以各種價態存在,以二價、三價、六價最常見。其中六價鉻有毒,而對糖尿病患者有益且不易引起毒副作用的主要是三價鉻。
有機鉻(如吡啶甲酸鉻,一種含三價鉻的有機化合物)進入人體后可直接被機體利用,吸收利用率高,而無機鉻進入人體后,需轉化為有機鉻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和儲存,吸收利用率甚低。人體嚴重缺鉻的情況很少發生,但是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并發心血管疾病的,體內鉻含量明顯低于常人。三價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葡萄糖的氧化磷酸化,促進糖原合成,從而降低血糖。補充吡啶甲酸鉻能使糖尿病患者“好”膽固醇水平升高、胰島素利用度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和血糖水平降低。
吡啶甲酸鉻的合理補充量為每日400微克。制酸劑和碳酸鈣會抑制鉻的吸收,因此不能與其同時服用。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時已經在服用降糖藥或應用胰島素治療,為了防止出現低血糖,在開始服用鉻劑前最好咨詢醫生。鉻常見的食物來源有:豆角、西蘭花、肉類、麥芽等。
γ-亞麻酸γ-亞麻酸(GLA)屬于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存在于某些植物(如月見草、琉璃苣等)的種子中。研究表明補充GLA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但GLA能影響凝血機制,因此,當需要與阿司匹林、華法林、非甾體抗炎藥等藥物合用時,須遵醫囑并對凝血功能進行檢測。另外,GLA可能使服用氯丙嗪、三氟拉嗪等抗精神障礙藥物的患者癲癇發作的風險增加。GLA的合理用量約為每日350~500毫克。
鎂鎂參與機體多達300余種生化反應,在神經傳導、骨骼肌和心肌收縮以及保護血管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很多糖尿病患者(約25%~38%)都缺鎂,鎂的缺乏會加重胰島素抵抗。腎衰患者補充鎂容易導致中毒,其他缺鎂的患者每日補充量應在350毫克以下為宜。富含鎂的食物有未加工的谷物、堅果、豆類、海鮮等。巧克力雖然富含鎂元素,但由于含糖含脂量也高,并不適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大量存在于深海魚油及亞麻油中,它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還可有效地預防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發作和猝死。另據研究,經常攝入ω-3脂肪酸還可以減少抑郁癥的發生。不過要注意的是,ω-3脂肪酸有可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因此要補充ω-3脂肪酸則必須對血脂水平加以監測。每天補充3到5克魚油即可滿足身體對ω-3脂肪酸的需要。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海洋魚類,比如旗魚、鯡魚、大馬哈魚等等。
選擇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但也無須步步為營,對食物草木皆兵。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