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寶寶更易得1型糖尿病?
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更易得糖尿病?
一項最新的研究對超過 260 萬例活產兒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選擇性剖宮產出生的嬰兒 1 型糖尿病風險顯著增加,并且這種風險增加似乎與家族史有關。
之前的研究提示分娩方式可能與 1 型糖尿病有關,2014 年 08 月 04 日在線發表于 Pediatrics 雜志上的這篇文章似乎證實了這個觀點。
愛爾蘭科克大學的 Ali S。 Khashan 教授及其同事分析了 1982 年至 2009 年期間于瑞典出生的 2638083 例單胎活產兒資料,發現選擇性剖宮產(不包括緊急剖宮產)出生的嬰兒 15 歲前發生 1 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15%。此外,Khashan 教授等還發現器械輔助陰道分娩(不包括無輔助陰道分娩)與糖尿病之間也有相似關系。
但是,當研究者使用受試者同胞作為對照組進行回歸分析時,剖宮產和器械輔助陰道分娩對 1 型糖尿病的影響不再有統計學意義。換句話說,雖然這項研究發現分娩方式與 1 型糖尿病密切相關,但是生育模式可能無法解釋這種相關性。作者在文章中寫到,“同胞對照組分析提示,這種相關性不是因果關系,而且可以通過家族史、環境因素、或遺傳因素來解釋。”同時,作者也指出,這項研究結果對如何建議女性選擇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瑞典醫療登記系統為出生在這個國家的每例患者賦予一個唯一標識符,使用這個標示符可以與其他醫療和人口統計數據庫實現無縫連接。研究者利用瑞典無與倫比的數據登記系統優勢提取數據,并對這些數據分兩步進行統計分析。第一步是排除潛在的混雜因素,包括子女年齡、出生年份、孕齡、以及產婦孕前有無糖尿病等。其他對結果影響不大的混雜變量可從隨后的回歸模型中清除,包括出生順序、母親年齡、體重指數、出生地、受教育程度、妊娠糖尿病和先兆子癇等。
作者注意到,雖然生產方式和糖尿病風險之間關系與多種產婦、妊娠和產科因素無關,但是同一位母親通過不同方式分娩產下的嬰兒,其后代 1 型糖尿病風險沒有明顯差異。
作者同時還發現,分娩方式不僅與童年 1 型糖尿病有關,還可能與任何年齡段 1 型糖尿病、以及所有類型糖尿病有關。但是,這其中大多數病例都是 1 型糖尿病病例,因此,除非進行額外的研究,否則這個研究結果不能外推至 2 型糖尿病。
嬰兒感染普通病毒易患1型糖尿病
另一個研究發現,嬰兒感染普通病毒后可能增加其罹患1型糖尿病的危險性。
來自芬蘭的一個專門研究嬰兒病毒感染與糖尿病的小組發現:嬰兒時期感染腸道病毒的個體以后發生1型糖尿病的比例顯著高于非感染健康對照組。該結果公布于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上,證實了以前他們提出的嬰兒病毒感染與糖尿病發生有關的推測。
研究人員對腸道病毒感染的患兒進行監測,結果發現,248例中24%發生1型糖尿病,而健康組僅16%發生1型糖尿病。而且,1型糖尿病患兒針對病毒的抗體水平也明顯增加。另外,腸道病毒感染發生率在與1型糖尿病
相關的自身抗體產生前6個月顯著增高,51%發生糖尿病的兒童在該階段被感染,而對照組僅28%。
研究人員指出,反復的腸道病毒感染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促發因素。他認為,病毒感染與糖尿病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關系,不過臨床上可通過研制疫苗來預防。
家長們要及早做好1型糖尿病的預防措施,來更好的遠離1型糖尿病。那么1型糖尿病如何治療?1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體內的胰島功能受損,無法正常的分泌胰島素引起的,因此對于1型糖尿病的治療,關鍵在于恢復胰島功能,可以恢復胰島功能的療法是細胞滲透修復療法。
(責任編輯:黃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