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胰島素抵抗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可以將胰島素抵抗的機理分成以下幾個層面:一是整體組織器官水平,胰島素經典靶器官是:肌肉、脂肪以及肝臟,不過現在把血管內皮細胞也作為胰島素敏感的靶器官。胰島素抵抗時,骨骼肌糖的利用減少;脂肪組織則脂解增多,生酮作用增強,游離脂肪酸水平增加;肝臟的糖異生作用增強,糖分解增多,肝糖元輸出增多;而血管內皮細胞一氧化氮(NO)減少,內皮素生成增多。
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于正常生物學效應的一種狀態。治療胰島素抵抗,既有助于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也有利于治療代謝綜合征的其他情況。
那么胰島素抵抗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一)發病原因
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它包括遺傳性因素或稱原發性胰島素抵抗如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抗體、胰島素受體或胰島素受體后的基因突變(如Glut4基因突變、葡萄糖激酶基因突變和胰島素受體底物基因突變等),原發性胰島素抵抗絕大多數(90%以上)是由于多基因突變所致,并常常是多基因突變協同導致胰島素抵抗。除了上述遺傳因素之外,許多環境因素也參與或導致胰島素抵抗,稱之繼發性胰島素抵抗如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這主要與長期運動量不足和飲食能量攝入過多有關,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時80%伴有肥胖)、長期高血糖、高游離脂肪酸血癥、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鉻和釩缺乏)、妊娠和體內胰島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二)發病機制
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增多,TNF-α活性增強可以促進脂肪分解引起血漿FFA水平增高,抑制肌肉組織胰島素受體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達,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近年來尚發現脂肪細胞能分泌抵抗素(resistin),抵抗素可降低胰島素刺激后的葡萄糖攝取,中和抵抗素后組織攝取葡萄糖回升。其他如瘦素抵抗和脂連素水平的降低或活性減弱也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骨骼肌細胞內甘油三酯(TG)含量增多也被認為是胰島素抵抗的原因之一,B細胞內TG積聚過多可造成其功能減退。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