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肉比吃糖 更容易患糖尿病
吃肉多易得糖尿病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是因為吃糖多、吃水果多而得的。事實并非如此。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馮志海說,除了遺傳以外,肥胖和超重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與吃糖多幾乎沒關系,反而是吃肉多更容易得糖尿病。
"人肥胖時,對內源性或外源性胰島素的反應均有所降低,即表現為胰島素抵抗,也是II型糖尿病的最主要病因。"馮志海解釋說,肉、蛋、魚雖然含糖量不高,但卻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長期大量食用后在體內可轉變成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同時,肉和脂肪的代謝也要依靠人體分泌的胰島素,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導致肥胖者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容易出現糖代謝缺陷,從而引發糖尿病。
馮志海說,不論是患者還是健康人,都應適當吃肉食,不能偏重某種食品,營養要全面,只不過糖尿病患者要少攝入高油、高脂食物,肉類等食物應放在主食后食用。
有家族史、胖孩易患此病
"以往2型糖尿病多發于成人,近三年來,隨著肥胖兒童的增加,Ⅱ型糖尿病也屢發于肥胖兒童。"鄭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衛海燕解釋說,肥胖兒童需要更多胰島素來平衡血糖濃度,長時間過量分泌會導致胰島素功能衰竭,2年~5年后可能會轉變成Ⅱ型糖尿病。
衛海燕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兒童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較一般的孩子高。如果肥胖兒童腋窩、頸部等部位出現增黑、增粗的現象,家長不要忽視或誤認為是陽光照射的結果,如果在這一階段及時送到醫院治療,還可治愈,避免發展為糖尿病。兒童也能患上I型糖尿病。衛海燕說,I型糖尿病發病較急,發病前癥狀不明顯,但嚴重時會危及生命。若孩子一段時間內出現多飲、多尿、多食、消瘦或者夜間遺尿現象,家長應引起重視,盡早到醫院做血糖檢測。
"糖媽媽"可哺乳寶寶
母乳喂養的好處眾人皆知,但很多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糖媽媽"卻擔心自己的乳汁會影響寶寶健康。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陶玲玲說,糖尿病媽媽所產寶寶如果沒有早產、高膽紅素血癥和早期喂養的困難等特殊問題,母乳喂養則沒有禁忌。
對于哺乳期的"糖媽媽"可以使用胰島素治療,也不影響正常哺乳。陶玲玲說,因為胰島素的分子較大,即使嬰兒食用的母乳中含有胰島素也會在消化道里被破壞,不易被吸收,并不影響乳汁質量。陶玲玲提醒,如果哺乳期媽媽的血糖持續在高水平,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糖治療,并最好使用胰島素而不是口服藥,以免降糖藥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造成寶寶低血糖。
治療2型糖尿病試試腹腔鏡
統計資料顯示,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80%是肥胖者,60%有糖耐量異常,可見,肥胖與糖尿病有密切關系。那么,能不能通過控制肥胖者的體重來避免糖尿病的發生呢?答案是肯定的。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主任夏長軍說,運用腹腔鏡微創手術,不但可以治療II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癥患者,而且效果非常明顯。
"肥胖使得胰島素需要量增加,負擔過重的胰腺長期持續受刺激,最終胰腺發生疲勞,不能充分分泌胰島素,從而導致II型糖尿病的發生。"夏長軍介紹,腹腔鏡微創手術后,首先可以減少患者的熱量攝取,并讓其體重下降;其次,降低胃壁細胞所分泌的Ghrelin激素,從而降低患者的食欲,并改善患者術前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減少食物的攝入;第三,隔離了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可以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升高;最后,可以改變患者的胃腸道激素,降低胰島素抵抗,并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或者抑制胰島細胞凋亡,促進胰島細胞增生,達到有效控制血糖、改變糖尿病癥狀的目的。
"目前主張手術的患者病史不宜超過15年,年齡不超過65歲。"夏長軍說,未成年患者由于身體發育尚未完全,且有些II型糖尿病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可以緩解,故在未成年之前也不建議手術治療。此外,I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細胞已喪失功能,需要外源補充胰島素,而手術無法改善糖代謝水平,術后無法起到良好效果,也不適用該術。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